分享:
▼
x0
|
[散文][分享] 「鋼琴師」送給善男信女的禮物
也常創造了痛苦的集中營, 無視於孩子的意識。 反而使孩子走了許多冤枉路。 根據澳洲鋼琴家大衛赫夫考的故事拍成的《鋼琴師》,是一部精緻、優雅又流暢的 電影。一位天才兒童,在他父親的教導下開始在音樂海中泅泳,但「成也蕭何,敗也蕭 何」,父親的專制使孩子苦學有成,卻也使性格乖巧的孩子受了相當的心理壓力,最後 進了瘋人院。除了鋼琴,他一切失常。最後在一個女人的扶持下,鋼琴師才又進入演奏 廳,在如雷掌聲中啜泣。 我認為,所有望子女成龍鳳的父母都該欣賞一下這部電影,優美的鏡頭組合透露著 種種的心理內涵。它說了什麼呢? 它說,從集中營逃出來的父親,常不自覺的把家庭組成另外一個集中營。鋼琴師的 父親是倖免於納粹魔爪的猶太人,逃出來之後,對現實社會依然缺乏安全感。他不知不 覺的把家弄成了另一個集中營。他強迫心智未成熟的孩子,演練艱難的拉赫曼厄諾夫第 三號鋼琴協奏曲,不許孩子離開家庭赴異地深造,學成後也不准他回家,造成孩子精神 崩潰。直到他死後,鋼琴師才看到一線生機。 「我辛辛苦苦才創造這個家,你為什麼可以辜負我的期望呢?」這是天下第一位嚴 父的推理。對一個家庭而言,這樣的「強將」手下只會有精神衰弱的「弱兵」。一個品 格沒瑕疵的好人,可能是壞父母,只因方式不對。苦出來的父親,也常制造了痛苦的集 中營,無視於孩子的意願,反而使孩子走了許多冤枉路。 「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強」是每一對父母對下一代的期許。鋼琴師的父親在年少時 期對音樂有興趣,辛苦掙錢買來的小提琴被嚴父砸爛,於是他認為,自己能讓孩子學琴, 孩子是很幸福的。「說,你是個幸福的孩子!」孩子囁囁嚅嚅的照說了。「你說,現在 你要說什麼?」「我要贏!」孩子也想贏,可是每一次沒法贏的時候,他所承擔的壓力, 比任何競賽者來得大。 資優生為什麼要自殺?這部電影或許可以讓你看清某些壓力的源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