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嬰兒] 便秘寶寶的照顧
消化道的問題,如腸胃發炎時的嘔吐、拉肚子,是兒科門診中的常見症狀,僅次於感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位居第二。急性腸胃炎症狀來得快,如果嘔吐不止或拉水便、血便時,是比較讓父母親擔憂警覺的症狀。便秘,雖然不會如急性腸胃炎般,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卻也是常見的惱人問題之一。
便秘的原因很多,若出生時就出現有便秘的現象,如超過一天以上沒有排泄胎便,或一個星期以上沒有排便時,就可能須先考慮是先天性的腸道疾病,如巨腸症或腸憩室疾病等。
當醫師要下這樣的診斷,除了例行的大便檢查外,還需要作下腸道X光片檢查,必要時必須作直腸的切片才能作確定診斷。但是,千萬不要因為可能是這樣的病就心驚肉跳,擔心得睡不著覺,因為這些病並不常見。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較常見的原因,如喝配方奶的寶寶、或是以副食品為主食的一歲以後寶寶,因為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物質不足、偏食、水分攝取不夠、服藥或排便沒排乾淨累積在腸內等,都可能是導致便秘的因素。
便秘有時會出現肚子痛、腸絞痛的症狀。幼兒不會形容,只好以哭泣、哭鬧不停、坐立難安來表現。而且大便常成堅硬顆粒狀,如果寶寶太用力擠壓肛門,會導致肛門裂開,而出現大便含帶鮮血,量有時很多,有時只是一點點沾在大便上面。這樣的症狀,往往會嚇壞父母親,急忙帶寶寶往醫院求診。
原則上,觀察寶寶每天排便的情形,若發現超過三天以上沒有排便(餵食母奶的寶寶例外,因吸收較好,如此是正常的),或排便不順暢、大便堅硬粗大時,就必須提高警覺。可先從改變飲食與規律排便習慣著手,若便秘仍持續無改善,則需要向醫師諮詢,以便作適當的處置。
便秘寶寶的居家照顧與飲食原則
便秘寶寶居家的照顧
1.培養正常排便習慣:每天固定在早餐或晚餐後排便,讓寶寶與家人在輕鬆愉悅的時光下訓練。
2.固定時間作腹部溫敷與按摩:訓練寶寶排便或已有便意但仍排便不順前,可先作溫敷與腹部按摩,按摩時可先塗抹嬰兒油,由寶寶的右腹股溝處開始向上成圓弧形至左下腹,並在左下腹輕輕按壓數下,以刺激直腸收縮。
3.食物選擇多樣化,且常更換:不同食物增加腸胃的刺激,不但減少便秘發生,也可健康攝取均衡飲食。
4.改善飲食習慣:多補充蔬菜水果與足夠的水分,纖維須有足夠水分才有促進排便的功效,否則會有反效果。蜂蜜可促進腸蠕動,但不適合一歲以下的寶寶。補充含有腸益菌與寡糖類的食物或健康補助食品。
促進排便的飲食
1.醃梅、絞雞腿肉、蘆筍為食材作碎肉粥或燉肉。 2.碎洋蔥、蕃茄、雞蛋混勻作成日式蒸蛋。 註:醃梅、碎洋蔥、蕃茄、蘆筍可以促進常蠕動,增加食慾與調整腸胃。
絞雞腿肉、雞蛋,則有豐富的蛋白質與脂肪,雞蛋是消化吸收最好的食物之一,是寶寶補充足夠營養的主要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