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正義
討海人
|
分享:
x0
|
[小說][分享] 到大陸投資建「觀光廁所」
【張作錦】
走了一趟絲綢之路,飽受歷史文化的薰染,現在寫「回想」的最後一篇文章,應否以廁所入題?頗費躊躇。寫,此事似不登大雅;不寫,實在有骨梗在喉。
在大陸很多地方,稱廁所為「衛生間」。諷刺的是,它多半不夠衛生。即以名都大邑來說,公共廁所有擦手紙或烘手機的,也並不普遍。擦手紙也許可以自備,但那些硬體設備使用人不能隨身自帶。大陸多數廁所無論便斗、馬桶、隔間等等,都令人望而卻步。
這種情形,在各地觀光景點尤為顯著,廁所設備不僅簡陋,加以使用者眾,清潔者寡,骯髒的程度不言可喻,如廁就成了觀光客的一大負擔。
到了絲路,情況有好有壞。好的,是大漠之上,根本沒有廁所,每過一適當時間,車子在路邊停下,導遊請大家下車方便,「男左女右」,各自尋找隱蔽處解決,倒也自由自在。壞的,一到了名勝古蹟地點,有了所謂的廁所,也收取每人一角、兩角人民幣的清潔費用,但那不堪的情景就很難描繪,也不忍再說。
記得那天車抵惠遠城,遊人以朝拜的心情來參訪林則徐的貶謫之地。到了市中心的鼓樓,要聽取觀光單位的簡報。此時忽聞惡臭之味自左近傳來,旅客聞味趨廁,每人收費五角,為絲路收費最貴者,但廁所也為最髒者,根本無可立足之處。大家掩鼻而回,再來恭聆林則徐當年「苟利國家生死以」的豪情與壯志,真教人情何以堪!
從來沒有人想到廁所的問題嗎?有的。一位當地的導遊說,他在職十年,為此事年年向「上級」建議,但一直沒有結果。絲綢路上設廁所,有一定的困難,譬如沙漠上缺少沖洗用水,清掃的人力也可能成問題。但沒有水有沙,用掩埋式如何?據說當地人就業不足,有適當的待遇應該可招募到員工。若是戈壁大漠上建不成,人煙集中的城鎮,有水有人,應該不難。
在新疆西北大城喀什,跟當地一位人士談到這個問題,他說,喀什曾有人購買汽車流動廁所,置於夜市,收使用費,生意不惡。後來官方取締,驅之於偏僻之處,最後以賠本收場。
據說,喀什官方准許人民申建「收費洗手間」,每座要繳規費人民幣七萬元,在當地可買一棟小房子。我曾在公園旁見過一座這樣的洗手間,造型精巧美觀,可惜上了鎖,也無人管理,想來是「公營」的,不知內部配置如何,使用率怎樣。
大陸觀光業雖然在二○○三年受到SARS的影響,二○○四年國外觀光客仍達到一億零五百萬人次,其中三百四十萬人次來自台灣。這麼多的觀光客,怎能說廁所是小事?近年台商到大陸投資於各種事業,也有熱心人士去興辦種種公益事業,不知為何沒有人想到,把二者合而為一,投資興建觀光廁所?這件事值得考慮,理由有三:第一、便利行旅,善莫大焉。第二、生活在台灣的人若自認還是華人,則目前大陸公共場所洗手間水準之低落,實在使五千年中華文化汗顏,我們若行有餘力,理宜給一點幫助。第三、觀光客若能解決方便的困窘,每次花個十元、二十元人民幣應該心甘情願,投資人說不定可以賺錢。
大陸當局如果無力解決觀光區的廁所問題,千萬也別給外人的熱心澆冷水。若謂高收費的觀光廁所不符「社會主義的平等原則」,那麼請問:上海居民和蘭州居民的收入平等嗎?五星級飯店和小客棧的水準平等嗎?飛機頭等艙和經濟艙的待遇平等嗎?這些在大陸不都是客觀的現實嗎?
中國大陸正聲言國勢崛起,但在一個旅行者看來,沒有什麼比觀光區廁所先行崛起更重要的了。
(「絲路回想」之十‧全文完)
【2005/02/17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