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4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t0306894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頭銜:
版主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兒童常見的骨科問題
骨科的英文是Orthopaedics;拆開來看,Ortho是矯正的意思,paedios是小孩的意思,表示過去骨科的發展,是從矯正小孩子的畸形,如脊椎側彎,內翻足等問題而來的。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退化性關節炎,骨折,運動傷害,脊椎外科,人工關節等問題,似乎在數十年前骨科由西方傳入台灣時,反而成了現代的主流,而把真正小兒骨科的問題忽視了;一直到近七、八年來才又逐漸引發重視,把注意力又轉回小孩子的身上。

小兒骨科的問題,依其性質可分作十二大類,但許多的問題與小兒科重複,有的不是很常見;因此,值得我們為人父母所關心的,是與我們一般生活較接近,較常見的問題;了解了這些問題,不但是對從事醫護工作有幫忙,對為人父母者也大有助益。以下,便以年齡為序,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一、新生兒期

1. 請留意先天性外表明顯的肢體異常,包括先天性肢體缺損、多指症、併指症、斜頸、雞胸、漏斗胸等。

2. 請小心因產程不順所造成的傷害,如鎖骨骨折、臂叢神經傷害、腦性麻痺等。

3. 請分辨因胎位所造成的姿勢變形及真正骨骼異常的差別。如內翻足。

4. 請特別做髖關節篩檢,以檢查出很容易被忽略的先天性(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及脫臼。

 

二、學步期

1. 因胎位所造成的姿勢變形最忌諱提早學走路。

2. 學步車與螃蟹車對骨骼肌肉控制系統有害無益。

3. O形腿與外八字在這一個階段非常常見。

 

三、學齡前

1. 三歲以後的O形腿要特別小心分辨是否有生長板疾病。
2. 跪坐與盤坐對下肢關節有相當大的影響。

3. X形腿的比例在2-4歲高達五成以上,但95%會自然痊癒。

4. 扁平足與個人韌帶鬆弛程度,肌肉張力,與X形腿有密切相關。

 

四、小學生涯

1. 陣發性斜頸症,可能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

2. 生長痛與運動傷害或疲勞,在這個年齡層很常見。

3. 髖部疼痛要特別留意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4. 肢體骨折或脫臼特別容易發生在這個好動的年齡層。

 

五、青春期

1. 背痛症與脊椎側彎症,有時候很容易被忽略了。

2. 駝背的問題,是姿勢性?或是真的異常?要小心分辨。

3. 骨骼系統的腫瘤,在這一階段惡性的比例有增高的趨勢。
 

從一個小兒骨科醫師來看兒童骨骼的成長,其實,就如同鐘擺一樣,時左忽右;有時候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小小的觀念疏忽(例如誤以為是扭傷卻是生長板受傷),或者錯誤(把髖關節發育不良合併脫臼的小朋友帶去給“接骨師”接),或者太焦急(把一些非疾之病的X-形腿帶去“二十萬包醫”的治療),則小朋友將受到意外的傷害,並影響一輩子!



介紹大家一個透過facebook來玩的網頁遊戲 : 海盜王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14 13:1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0968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