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418 個閱讀者
 
<< 上頁  1   2   3   4  >>(共 4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ii810638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破窗理論」與「病魚理論」

李孟怡 2010/02/10


美國Stanford大學心理學家辛巴杜(Philip Zimbardo) 曾於1969年在美國加州做過這樣一項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一輛停在比較雜亂的街區, 一輛停在中產階級社區。他把停在雜亂街區的那一輛的車牌摘掉,頂棚打開,結果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擺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那一輛過了一個星期也安然無恙。 後來,辛巴杜用鐵錘把擺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

威爾森(James Q. Wilson)和凱林(George L. Kelling)兩位犯罪學學者依循這項試驗,於1982年提出了「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

破窗理論主張,若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未得到及時維修,路人便會認為這個地區是沒人關心,某些人受到暗示破壞沒人管就會開始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於是從這棟大樓開始 擴散到其他鄰近街道。久而久之破窗戶就會愈來愈多,而這些破窗戶帶給人造成一種失序的無力感。

破窗理論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對於損害、失序視若無睹、放任的後果遠比其本身所造成的損害更大,終究導致無法控制的後果。破窗理論其實是暗示我們,若有一個窗戶破了便要趕緊把 它修好,以免其他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會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人亂丟垃圾沒人管,很快的也會有人接二連三的群起「效法」。

本人基於破窗理論另外提出一個理論稱之為「病魚理論」(Sick Fish Theory)。觀察魚缸裡的魚,如果一條魚健康活潑,沒有別的魚會欺負他,可是只要這條魚一生病,體力不支,游不動,別的魚馬上就會來攻擊它,咬他的尾巴,如果這條魚被咬了一口,別的魚會過來咬另一口,讓它死得更快。因此要讓別的魚不攻擊你,最好的方法不是去攻擊其他魚,而是「保持健康活潑」。

病魚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團體中不健康、病態的行為會引來更多的不健康與病態行為。防止發生犯罪行為必須將病態的行為立即消除,讓每個人都隨時處在「健康」的行為狀態,以避免引來更多的劣質模仿,造成更多的問題,只要隨時將團體中個人的行為保持在穩定的健康狀態下,對於不良份子立即處理,則團體中不良與病態、犯罪行為將很難存在!



問與答之中,不清楚的觀念,就要繼續追問,直到完整且清楚,一勞永逸。
學習嚴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給所有網友:沉默不語是雙輸,踴躍發表是雙贏。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0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6-28 21:37 |
ii810638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Routine activity theory



柯恩 & 費爾遜所提出來的日常活動理論,是將生活方式暴露理論更具體化及正式化,其核心觀念是認為在其他條件相等之下,犯罪的機會愈大,犯罪和被害的可能性就愈 高,而社會上日常生活型態的改變,使得人們有更多或更少犯罪和被害的機會,因此也改變了犯罪率或被害率,當有能力及動機的犯罪者接近沒有受到合理保護之犯 罪標的物時,犯罪就可能會發生。



日常生活理論認為犯罪乃下列三項因素聚合的結果:

1、有能力及動機的犯罪者。

2、合適的犯罪標的物。

3、抑制犯罪發生者(監控者)不在場。



Routine activity theory is a sub-field of rational choice criminology, developed by Marcus Felson and Lawrence E. Cohen.

Routine activity theory says that crime is normal and depends on the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If a target is not protected enough, and if the reward is worth it, crime will happen. Crime does not need hardened offenders, super-predators, convicted felons or wicked people. Crime just needs an opportunity.

The basic premise of routine activity theory is that most crimes are petty theft and unreported to the police. Crime is neither spectacular nor dramatic. It is mundane and happens all the time.

Another premise is that crime is relatively unaffected by social causes such as poverty, inequality, unemployment. For instance, after World War II, the economy of Western countries was booming and the Welfare states were expanding. During that time, crime rose significantly. According to Felson and Cohen, this is because the prosperity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offers so much opportunities of crime: there is much more to steal.

Routine activity theory is controversial among sociologists who believe in the social causes of crime. But several types of crime are very well explained by routine activity theory including copyright infringement, related to peer-to-peer file sharing, employee theft, and corporate crime.



References

Marcus Felson, Crime and Everyday Life. Insight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ety, Thousands Oaks : Pine Forge Press, 1994

Lawrence Cohen and Marcus Felson, «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 :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 »,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4 (4), 1979, pp. 588-608

Ronald V. Clarke and Marcus Felson M., 1993, « Introduction : Criminology, Routine Activity, and Rational Choice », Advances in Theoretical Criminology : Routine Activity and Rational Choice, vol. 5, pp. 1-14


問與答之中,不清楚的觀念,就要繼續追問,直到完整且清楚,一勞永逸。
學習嚴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給所有網友:沉默不語是雙輸,踴躍發表是雙贏。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6-28 21:41 |
ii810638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1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犯罪學學派整理
犯罪學因經歷各個時代不同學者論述,產生許多理論。茲整理主要學者論述如下:

1.     法國塔德 (Tarde):犯罪模仿法則

2.     美國齊林 (Gillin):犯罪學與刑罰學

3.     波格斯 (Burgess) 、特拉西爾 (Thrasher) 、蕭氏 (Shaw) 及馬凱 (Mckay) 發表其生態學研究與犯罪地帶:芝加哥學派 (Chicago shool)

4.   佛洛伊德 (Freud):心理分析理論 (Psychoanalytical Theory)

5.   雪林 (Sellin) :文化衝突理論(Cultural Conflict Theory)

6.   米勒 (Miller) :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 (Theory of Lower-Class Culture Conflict)

7.   涂爾幹 (Emile Durkheim) :無規範理論 (社會亂迷學說) (Anomie Theory)

8.   梅爾頓 (Merton) :緊張理論 (Strain Theory)

9.   柯恩 (Cohen) : 非行少年次級文化理論 (Delinquent Subcultural Theory )

10.克拉法德 (Cloward) 及奧林 (Ohlin) : 機會理論 (opportunity Theory)

11.赫胥 (Hirschi) :控制理論(Control Theory)

12.赫胥&蓋佛森:ㄧ般性犯罪理論

13.雷克利斯 (Reckiess) : 抑制理論 (containmnent Theory)

14.蘇哲蘭 (Sutherland):差別接觸理論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15.艾克斯:差別強化理論

16.愛克斯 (Akers) :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17.傑佛利 (Jeffery) :社會疏離理論(Social Alienation Theory) 及 1977 年提出生物社會學習理論 (Biosocial Learning Theory)

18.達倫道夫 (Ralf Dahrendorf) 、昆尼 (Quinney) 等:衝突理論 (Conflict Theory)

19.貝克 (Becker) 與李瑪特 (Lemert) :標籤理論 (Labeling Thoory)

20.布列衛特 (Braithwaite) :明恥整合理論 (Reintegrative Shaming Theory)

21.蓋佛森及赫西 (Gottfredson and Hirschi) :一般性犯罪理論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22.赫根 (Hagan) :權力控制理論 (Power - control theory)

23.桑普森&勞伯: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制理

24.瑪札&西克斯:中立化技術理論

25.塔德:模仿理論

26.犯罪區位學研究:芝加哥學派

27.米勒氏:犯罪副文化理論--焦點關心(即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

28.渥夫幹&費洛庫提:暴力副文化理論

29.墨爾頓:社會結構與亂迷

30.柯恩:幫派副文化理論

31.克勞渥&奧林:差別機會理論

32.安格紐:ㄧ般化緊張理論

33.昆尼:激進衝突理論

34.普拉特:激進派衝突理論

35.達倫道夫:衝突理論


問與答之中,不清楚的觀念,就要繼續追問,直到完整且清楚,一勞永逸。
學習嚴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給所有網友:沉默不語是雙輸,踴躍發表是雙贏。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2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6-28 21:49 |

<< 上頁  1   2   3   4  >>(共 4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9945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