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824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共 6 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放生社序10】

  佛以杀生为首戒。儒以好生为大德。成汤解网。子产畜鱼。凡全吾恻隐而已。充恻隐之心。仁不可胜用。引申触类。便是大慈大悲。人心佛心。有二心哉。人心不异佛心。则娑婆不异极乐。谁谓劫浊不可转也。欲即人心证佛心。转劫浊成净土。术莫妙于放生。放生一法。唯扩与久。一杯水不救车薪火。设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焉。杯水多。车火未有不灭者。今杀运纷纷。并同分恶业招感。非慈三昧水。孰能熄之。非知宣尼心学。瞿昙心法者。孰能行之。济生庵放生社。绝而复续。续之者皆儒门高足也。诚以弘毅接忠恕之传。使此社由扩而久。则经天纬地。旋干转坤事业。尽在其中。苟不负此社。斯不负孔门道脉。灵山付嘱。究竟为不负本有恻隐之心矣。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0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0:50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劝念豆儿佛序11】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而恒同。乃始觉之随人用也。虽同而恒异。是故背尘合觉。便名始觉。背觉合尘。便号无明。无明无体。即以始觉为体。始觉无相。即以无明为相。是故众生念五欲时。即名欲界无明。念四禅四空。即名色无色界无明。念断常。即名邪见无明。念涅槃即名界外无明。唯有念佛之时。即名始觉。故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故一切法门。无不从此念佛法门流出。无不摄入念佛法门中。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直捷圆顿。离见超情。马祖即心即佛。盖深得乎此也。夫知即心即佛。断无不念佛时矣。而迷者误认缘影为心。又妄谓心既即佛。便不须念。故不得已。转为方便。曰非心非佛。又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等。此曲为中下解粘去缚。非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本旨矣。后世逐块韩卢。反以非心非佛。乃至种种险句为奇特。以即心即佛为平常。何异嗜巴豆大黄。吐弃膏梁美味者也。桐城有二人结伴为客。一死。伴葬之。携资还其妇。妇疑。伴愤甚。往尸处陈祭哭诉。鬼与伴问答。如生前。乃同归作证。中途遇事。偶一念阿弥陀佛。鬼大唤。何放光怖我。更速转数念。鬼惧曰。汝一念。胸辄舒五色光十余丈。眩我心目。不能复近汝矣。归语我妇。令自来。当为汝雪冤。伴因此醒悟。出家为高僧。嗟嗟。甫举一念。光轮便舒。故寿昌大师云。念佛心。即是佛也。岂今时念佛。他时成佛哉。惜鬼不种善根。不闻佛名。故惊怖。傥本念佛人。仗此良缘。宁不顿超乐土邪。毕贯之居士。参尽天下衲僧。乃死心念佛。求生净土。兼劝人以豆念佛结佛缘。人身一豆耳。当念佛时。身即放光所谓佛身充满于法界者。非乎。今以豆念佛。豆必放光。以放光豆。作放光食。入众僧腹。无论其人念佛不念佛。皆必恒放光明。令遇斯光者。有心无心。皆得解脱。光光相照。成无尽灯。则生界顿空。更不必别谈向上。便是向上极则公案矣。僧问赵州。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州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以此诚言为证。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1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0:51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悦初开士千人放生社序12】

  予幼崇理学。知天地之大德曰生。恻隐为仁之端。翻疑释氏。侈谈无生。不近人情。稍长见儒者虽言民胞物与。及其恣口肥甘。则竞托远庖厨为仁术。曾不能思刀砧号叫之苦也。虽不忍一念。必不可灭。然为贪忍异说所蔽。终不能伸。而放生嘉会。每创自释子。且推历劫亲缘。视以同体四大。究极以皆有佛性。其为好生懿德。必使大地含灵。尽证无生而后已。噫嘻。由此言之。非达无生。曷能好生。非真好生。曷证无生也哉。从此不做名教。飘然薙发。盖诚有见于出世大慈大悲。方是大忠大孝。大仁大智。故不肯以夜郎自封也。悦初开士。誓劝千人放生。同修慈心三昧。予谓此三昧。当使刹尘共证。何止千人。千人云者。且就凡夫现前。分量所及而已。千数既毕。顶礼千佛。俾六道悲仰。与诸佛慈力。果彻因该。供养千僧。俾悟事理和融。生佛不二。好生无生。若事若理。皆已竖穷横遍矣。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2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0:51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四书蕅益解自序13】

  蕅益子。年十二谈理学。而不知理。年二十习玄门。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参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习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以为馔。糠秕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心无寄。然后知儒也。玄也。禅也。律也。教也。无非杨叶与空拳也。随婴孩所欲而诱之。诱得其宜。则哑哑而笑。不得其宜。则呱呱而泣。泣笑自在婴孩。于父母奚加损焉。顾儿笑则父母喜。儿泣则父母忧。天性相关。有欲罢不能者。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今之诱于人者。即后之诱人者也。傥犹未免随空拳黄叶而泣笑。其可以诱他乎。维时彻因比丘。相从于患难颠沛。律学颇谙。禅观未了。屡策发之。终隔一膜。爰至诚请命于佛。阄得须藉四书助显第一义谛。遂力疾为拈大旨。笔而置诸笥中。屈指十余年。彻因且长往矣。嗟嗟。事迈人迁。身世何实。见闻如故。今古何属。变者未始变。不变者亦未始不变。尚何一分无常。一分常之边执也哉。今夏述成唯识心要。偶以余力阅旧稿。改窜未妥。增补未备。首论语。次中庸。次大学。后孟子。论语孔氏书故居首。中庸大学皆子思所作居次。子思先作中庸。戴礼列为三十一。后作大学。戴礼列为四十二。大学首章在明明德。承前章末予怀明德而言。本非一经十传。旧本亦无错简。王阳明居士已辨之矣。孟子学于子思。故居后。解论语曰点睛。开出世光明也。解庸学曰直指。谈不二心源也。解孟子曰择乳。饮其醇存其水也。佛祖圣贤皆无实法缀人。但为人解粘去缚。今亦不过用楔出楔。助发圣贤心印而已。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3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0:52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退戒缘起并嘱语14】

  智旭。生于万历己亥。二十四岁壬戌为天启二年。痛念生死事大。父未葬母不养。决志出家。时紫柏尊者已寂圜中。云栖老人亦迁安养。憨山大师远游曹溪。力不能往。其余知识。非予所好。乃作务云栖。坐禅双径。访友天台。念念趋向宗乘。教律咸在所缓。后因几番逼拶。每至工夫将得力时。必被障缘侵扰。因思佛灭度后。以戒为师。然竟不知受戒事。何为如法。何为不如法。但以云栖有学戒科。遂从天台蹑冰冒雪。来起五云。苦到恳古德法师为阿阇黎。向莲池和尚像前。顶受四分戒本。此二十五岁。癸亥腊月初八也。甲子腊月二十一。重到云栖。受菩萨戒。乙丑春就古吴阅律藏四旬余。录出事义要略一本。此后仍一心参究宗乘矣。戊辰春。雪航檝公。留住龙居。再阅戒藏一遍。始成集要四本。己巳春。送惺谷寿公至博山薙发。无异禅师见而喜之。即欲付梓。予曰。未可也。是冬同归一筹师结制龙居。更阅律一遍订成。庚午正月初一。然臂香刺舌血。致书惺谷。三月尽。惺谷同如是昉公从金陵回。至龙居。请季贤师为和尚。新伊法主为羯磨阇黎。觉源法主为教授阇黎。受比丘戒。予三阅律。始知受戒如法不如法事。彼学戒法。固必无此理。但见闻诸律堂。亦并无一处如法者。是夏为二三友。尽力讲究。不意或寻枝逐叶。不知纲要。或东扯西拽绝不留心。或颇欲留心。身婴重恙。听不及半。其余缘众。无足责者。予大失所望。解夏后。法坛持大悲咒。惺谷以此书呈金台法主。随付梓人。次年予入坛持大悲咒十万加被之。然已发念退休。越二年癸酉。安居作八阄供佛像前。然香十炷。一夏持咒加被。自恣日更然顶香六炷。拈得菩萨沙弥阄。深自庆快。愿永作外护。奉事如法比丘。殊意末运决难挽回。正法决难久住。予又病苦日增。死将不久。追思出家初志。分毫未酬。数年苦心。亦付唐丧。抚躬自责。哀哉痛心。恐混迹故乡。虚生浪死。故决志行遁。毕此残生。以手书集要全帙。谨付彻因海比丘。仍涕泣而嘱曰。呜呼。佛法下衰。斯时为盛毗尼一脉。不绝如丝。教道禅宗。尤为混乱。予数年苦心。未能砥狂澜于万一。仅成此书。并问辩音义各二卷。一文一字。罔敢师心。一义一法。咸符圣教。盖不惟律部精髓。亦禅教纲维。由斯户可升堂入室。执斯镜可照胆辨邪。惜公根性稍钝。仅知开遮持犯条目。未达三学一贯源委。且福相未纯。智慧力薄。缺于辩才。短于学问。岂能即弘传斯道。但念公之从予游者五夏。有三事足取焉。几番恶辣钳锤。难堪难忍。绝无退心。纵未顿改旧观。番番略有进益。有人如法受具。未肯细心行持。惟公听集要后。轻重诸戒。悉思躬行。予癸酉甲戌。匍匐苦患。公独尽心竭力相济于颠沛中。毫无二心。充此三善之致。何必不可荷担正法。但须解行双修。戒乘俱急。虚其心。实其志。扩其眼界。牢其脚根。尽在我修持。任外缘自集。万勿轻举妄动。贻羞法门。傥烦恼未伏。慧眼未开。辩才未具。学问未充。纵有福运。须力却之。况作意邀求邪。苦身形。坚愿力。依念处而精进行道。以律藏为法身父母。临深履薄。守兹一脉。傥遇英哲。当殷重付嘱之。无其人。宁供塔庙尊像中。慎莫授非人也。天定能胜人。人定亦能胜天。予运无数苦思。发无数弘愿。用无数心力。不能使五比丘如法同住。此天定也。然此思此愿此心此力。岂遂唐捐。公若善继吾志。敬守之。以竣后贤。庶几亦可称人定乎。始终不忘吾嘱。千里同风。否则尘劫永隔矣。勉哉。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4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0:52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念豆儿佛疏15】

  雪山有药。名毗伽摩。眼若见之。眼得清净。鼻若臭之。鼻得清净。身若触之。身得安隐。若以涂鼓。军中击之。所有毒箭。应声拔出。嗟嗟。一茎草耳。何以厥功若此。愚者未免疑之。阿弥陀佛。万德尊主。因积僧祇。果圆十劫。愿王无尽。福慧无穷。散心一称其名。亦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彼疑一茎草者。又安能深信无疑惑哉。有念佛者。不纪以珠。纪以豆。又将豆供海众。使其沦肌肤。浃骨髓。乃至遍身毛孔。咸放佛光。八万四千户虫。咸得度脱。此之功德。难议难思。念豆施豆。功德平等。豆为法界。十方诸佛。三世导师。皆在一粒豆上转大法*。现宝王刹。此豆邪。非豆邪。非豆非非豆邪。能信此一粒豆者。可以无疑于一茎草矣。重说偈曰。此豆泥丸突出难分剖。非豆咽下分明无处躲。非豆非非豆。大家倾出摩竭斗。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5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0:53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建盂兰盆会疏16】

  予观世出世。至德要道。皆无有胜于孝慈者也。世间非孝慈。无以成圣贤。出世非孝慈。无以作佛祖。顾孝慈之名一耳。实则有四焉。养父母。育子孙。令皆得欢喜者。世界悉檀也。前可继。后可传。令皆得生善者。为人悉檀也。顺几谏。严庭训。令皆得灭恶者。对治悉檀也。底豫允若。佑启咸正。令皆得入理者。第一义悉檀也。又一世之父母固然矣。推而极之。不有无始以来历劫生身之重恩乎。一家之子孙固然矣。扩而充之。不曰法界含灵皆犹吾赤子乎。是以儒者。且尽其道于目前。佛氏并充其致于累劫。儒者且举其端于宇内。佛氏并穷其量于刹海。儒非故为拘虚。而佛非故为荒诞也。儒者引而不发。以示厥始。佛氏充无不尽。以究其终。不啻如金声玉振焉。所以自大法东渐。千有余载。达人高士。罔不会心。至若昌黎晦庵辈。虽极力诋之于前。不免倾心味之于后。良以孝慈宗旨。终无间然故也。今七月十五日。为大目犍连度母设供之辰。夫目连果证应真。六通第一。而欲报慈恩。尚须三宝众僧之力。况吾辈乎。吾辈生匪空桑。心非顽石。念罔极之深恩。怀终天之永戚。自非托事盂兰。曷以略伸积悃。所言盂兰盆者。此翻解倒悬器。盖冥涂之苦。不啻倒悬。今以净器备陈佳供。能令剧苦永脱故也。凡厥孝子慈孙。慎勿徒为大言。以自饰曰。吾父吾祖。灵应在天。何当久滞三途。咦。难言之矣。既未闻出世四谛法门。又未必遵行三归五戒十善。轮回之苦。谁能免者。傥于此日。悬悬致望。子若孙之福济。而竟置之漠然。于心安乎。且经又言之矣。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自在化生。入天华光。此则功德利益。又不止仅解倒悬而已。仁人君子。宜何如努力以共成斯会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吾甚为儒之希圣贤。释之希佛祖者望之。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6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0:54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海灯油疏17】

  劫初人身有光。不假日月。身光渐减。日月出生。而日月有时不照。则继以膏火。此膏火功德。不惟等于日月而已。日月属悲田。灯火供养。悲敬双具。又况地藏大士。以无缘慈力。同体悲心。示居九子峰头。遍救尘沙含识。肉身灵塔。四海归依。由是有海灯之供。当知一茎光照。全彰自性妙明。缘善既孚。正了同显。傥谓是事相。是尘缘。无关修证者。则离事谈理。离境觅心。理若龟毛。心同兔角。谁与万善庄严。成两足果哉。昔有盗寺物剔佛灯者。尚感多劫身光之报。况以好心施供。藉大士慈悲。俾焰焰普烛幽涂。方将续如来慧灯。耀法界宝炬。若自若他。同开长夜幽关。又岂止生死中乐报已邪。请速发心。毋贻后悔。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7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0:55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玄素开士结茅修止观助缘疏18】

  教观之道不明。天下无真释。如学思之致不讲。天下无真儒也。儒之道在尽心知性。故笃行一事。必在学问思辩之终。大易略思辩。益以宽居。宽居即思辩异名也。以其心领神会。故曰宽以居之。以其善巧决择。故曰慎思明辩。圣学渊源。必须向此关透去。方无卤莽灭裂之虞。佛道以见性明心为指归。以信行法行为方便。信行秉教。岂废观心。法行观心。岂容离教。是以西天诸祖。无不贯通三藏。深入诸禅。南岳天台弘通般若法华。亦未尝不以观心为要。目足并运。入清凉池。否则钻他故纸。终招说食数宝之讥。冷坐蒲团。未免暗证无闻之祸。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也。法流东土。门庭渐歧。立法者本属一时救病权宜。展转相传。遂成水火。宗教相非。性相相角。台贤相排。原其故则各是。执其辞则并非。而又教下之人。罔思修证。宗乘之士。多落险涂。致令行果无成。教道几熄。惟台岭一宗。始从智者章安。中历荆溪四明诸老。近复得妙峰幽溪诸大师。相继而兴。教观双举。信法两被。故能超贤首慈恩诸教之观道寥寥。亦胜曹洞临济等宗之教法贸贸。东南一丝。信可系佛法九鼎于不坠。末世津梁。舍此安从邪。玄素开士。儒林隽雅。忽悟无常。顿从剃落。依栖台岭。足不出幽溪之户者数年。抱病参求。晨昏不废。学问思辩之功。可称弗得弗措者矣。笃行一事。今正是时。拟遵如来顾命。以头陀行。住阿兰若。但欲正修。先须方便。五缘之内。四事为先。是在有志为真儒者。助成此真释事业。余每谓非真释不足以治世。是以一切三宝。常能拥护世间。而真儒亦足以足出世。是以一切有道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常能忆持佛嘱。具正眼者。必能深达此意。知世间福田有在矣。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8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0:55 |
winkor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鲜花 x29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象岩禅人化斋十万八千僧疏19】

  人但知佛法重。不知僧之重也。但知僧以佛法重。不知佛法以僧重也。无僧则法*息。法*息斯佛慧命绝矣。故较福田于末世无尚供僧也。僧固不同。有真实僧。有清净僧。有哑羊僧。有无惭僧。夫真实名胜义。清净名世俗。非胜义则世俗不尊。非世俗则胜义无寄。故应真大士。地上菩萨。每现身世俗中。不但同修清净。亦且混迹无惭。所以警肉眼凡夫。令知僧相不可忽也。是故为僧者。应善自料简。诫无惭哑羊之行。由清净而进真修。供僧者。应一切恭承。视哑羊无惭之俦。如真实之偕净侣。然后触目所遇。罔非胜田。职此之由。感贤格圣。傥心生分别。虽供五百罗汉。不如值一凡夫僧矣。象岩开士。欲置僧田百亩。历三祀未成。因询余所以难成之故。予为屈一指曰。僧田置。必代得善继。否非废则私。又为屈第二指曰。一亩半亩人畏不前。又为屈第三指曰。庵田不遍十方。狭且陋。开士憬然曰。然则当如何。余曰。莫若放开怀抱。直下消豁。普化若腴若瘠之人。等供在彼在此之众。一文一粒。总投胜田。杜未来愚人私废造业之愆。开现在是人多寡随心之善。驯致之。数奚止十万八千。地奚局江左浙右。时奚限三载告完。念念中普与法界含识。供养法界僧宝。尽未来际。无有疲厌。一一檀那。一文一粒。悉能遍供一切僧伽。一一僧伽。一齿一颊。悉能遍受一切供养。论施福洪纤无碍。论受用凡圣交参。只此现前日用。的是普贤所行境界。其谛信力行之。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具足乐与乐因
愿诸众生脱离苦及苦因
愿诸众生永久不离安乐
愿诸众生弃爱憎住平等
南无阿弥陀佛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9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10 10:55 |

<<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共 6 页)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698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