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引用ABBA于2005-02-20 09:22发表的 :
Itanium 跟 Itanium 2 都是跟 HP 合作发展
因为软体相容性跟效能不好.....
..............
.......
HP之前一直有自己开发CPU
叫做PA-RISC
但是他们也知道随着CPU的效能越来越强
架构会越来越复杂
因此开发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所以决定放弃继续开发新的CPU
改和Intel合作使用Itanium系列CPU来出货工作站
在软体相容性这方面
Itanium的确需要特制的Windows系统才能执行
他所使用的VLIW架构对Intel来说是一种崭新的尝试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利用软体Compiler来做Instruction Dispatch架构
这个架构另一个有名的CPU就是全美达Transmta的Cruseo和Efficeon系列
执行的效能会根据Compiler演算法的好坏会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如果要在Itanium上面跑程式
要使用特制的compiler才能得到最佳的效能
在使用最佳化compiler之后
Itanium在代表工作站效能测试的SPEC测试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因此Itanium的效能其实不差
在1.4GHz~1.6GHz的低频率之下
和Opteron2.2GHz可以打个不分上下
而且Itanium又有丛集的能力...Opteron最高只能使用到8路伺服器
因此在丛集运算上...Itanium有绝对的优势
但是这样的评比当然是很不公平
必竟Itanium和Opteron所锁定的市场是不太一样
相对的...价钱也差很多很多!!!
但是随着Microsoft宣布不再开发Itanium专用的Windows系统
Itanium看来也会走上灭亡一途
因为Itanium的销量实在是太差太差了
在Intel宣布Itanium之后的一年内
它才卖出了1000颗左右
没错!!!你没看错..一年才卖出1000颗
这种销量让Intel和HP都相当的灰心
反观AMD推出Opteron之后..一季之内的销量就是Itanium的好几倍
其中当然市场不同
但是Itanium的价格也是真的是太贵太贵了
为了要让VLIW架构得到完全的发挥
大量的快取记忆体是必须的
举例来说 Itanium一代最大使用到了6MB的L3 Cache
使Itanium即使使用了当时Intel最好的0.18um的先进制程来生产
晶片面积还是到达史无前例的421mm2
可以想像一个2cm x 2cm大小的晶片吗? 那超大的快取记忆体占了总面积的90%以上
内部总共集成了4亿多个电晶体..成本自然非常的高
一颗Itanium当时的报价是每买一千颗的单颗报价要4200美金
这样的高成本造成了销量非常的差
反观AMD的Opteron真是便宜多啦
又可以有不错的效能
造成Itanium更没有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