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04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amapii49520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行政學]求~行政學達人解析!!
1.下列那位學者在組織理論建構中,認為組織乃是一個提供合理決策過程的機構?
答案:simon ,請問simon跟題目所指的組織乃是一個提供合理決策過程的機構有何關聯性?


2.政府公告的結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9-07-02 21:59 |
pwterwen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104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1.下列那位學者在組織理論建構中,認為組織乃是一個提供合理決策過程的機構?
答案:simon   ,請問simon跟題目所指的組織乃是一個提供合理決策過程的機構有何關聯性?

決策理論: 賽蒙認為所謂行政行為,就是組織中決策制定的整個過程,就一個行政組織而言,決策活動包括下列三項活動: 1.情報活動; 2.設計活動; 3.抉擇活動
所以組織乃是一個提供合理決策過程的機構。

2.政府公告的結構,一般而言是三段格式,居中者是依據,那其他兩個是什麼呢?
公告的結構分為「主旨」、「依據」、「公告事項」三段。

3.再lewis看來,成功的官僚企業家應具備何種特點?
答案:符合公共利益的志業   但是官僚強調的不是層集節制和符合公共利益的志業   關聯性何在?

企業型官僚的行為特徵
就實踐的觀點而言,企業型官僚若欲推動行政革新,落實「政府的企業精神」,絕非僅憑概念架構而已。企業型官僚須要具備某些行為特徵,方能克奏膚功(完成大功的意思)。行政論者李懷適(E .Lewis)在《政府的企業精神:官僚的政治權力論》( Public Entrepreneurship:Toward a Theory of Bureaucratic Political Power ,1984)書中,曾以胡佛(J.Hoover )、李克河(H .Rickover )、以及牟雪書(R .Moses)三人為典範,歸納出五項企業型官僚的共同行為特徵,可作為行政革新的指涉架構。茲就五項特徵,分述如下:
一、企業型官僚善用組織內部的資源及力量,實現個人目標。企業型官僚的目標,並非僅限於加冠晉爵而已,而是要透過組織,實踐公共利益的目標。
二、企業型官僚專精某些社會關注的領域。企業型官僚善於應用傳播媒體、國會聽證會、以及其他各種會議,倡導其專精的領域,在「理」與「勢」方面,成為某些公共政策的代言人。
三、企業型官僚會積極運用組織中影響力,爭取成功,而非消極地坐視文官體系成為腐敗無能的淵藪。李懷適指出,企業型官僚在其生涯之中,終將體會:龐大複雜的公共組織,是進行社會改革、政治改革、以及經濟改革,最有力的工具。因為公共組織所提供的龐大資源與政治權力,不但能保護企業型官僚不受內部反對勢力的掣肘,亦能對其他外部勢力施壓,爭取奧援。
四、企業型官僚善用民意市場( Public opinion market ),塑造「舍我其誰」的形象。企業型官僚不但擅長凸顯問題的重要性,亦善用自己的知識及能力,塑造專業形象,以及民眾對其解決問題的信心。
五、企業型官僚會設法擴展專屬的公共政策範圍。美國聯邦調查局在胡佛任內不斷擴增職權,其社會角色原為「協助全國地方政府的警力,防治犯罪」,爾後增為「杜絕共產黨員及其同路人的顛覆陰謀」。就理論層次而言,胡佛應受總統、司法部長,以及國會三方面的節制與約束,但實際上他卻不受任何機關管轄,權傾一時。李懷適指出,胡佛在一九七二年死於任內,不論敵友莫不額首稱慶。
結論
企業型官僚的目標,係在推動行政革新,追求公共利益,鞏固政權的合法性與適當性。

4.請問何者並非績效預算的特色?
答案:強調不同決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這句話應該是對的為何是錯的?

績效預算制度:基於政府職能、業務與計畫所編之預算。按計畫決定預算,按預算計算成本,按成本表現效率,按效率實行考核。

強調不同決策的成本效益分析是設計計畫預算制度。

設計計畫預算制度的主要特質有四:
1.以運作化觀點去分析計畫的目標。
2.分析ㄧ年乃至數年期政策計畫的總成本(多年度的設計)。
3.使用成本效益的方法分析目標達成的不同方式。
4.藉由比較的方式,發展一套成本與利益考量的系統方法,並將政府所有的政策計畫納入其中。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150 (by 12191219) | 理由: 謝謝答覆


獻花 x2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8-03 21:5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523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