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8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fred1998 葫芦墩家族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56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疾病] 什么情况需要挂急诊?
【来源出处】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6/61/iask.html


什么情况需要挂急诊?
优活 更新日期:2007/08/06 09:29 记者:周琪霏/整理报导

〈问题1〉什么情况需要挂急诊?就法理层面而言,只要你想要挂急诊,是不会有医院拒绝你的。就社会责任而言,还是不要滥用急诊为好。因为急诊的收费较高,还不一定会很快接受医师的诊治。因为急诊有检伤分类,如果病情不严重,会被分到第四级,就会等得比较久。然而一般民众并无分辨疾病严重度的能力,故我还是奉劝,只要是突发的症候就要去挂急诊。

〈问题2〉挂急诊的程序为何? 到达急诊室的大门,接近门口处看到检伤分类的牌子,到检伤分类站报到即可。之后的步骤就是挂号、等看诊、医师问诊、做检查、等检查报告回来、医师做处置(回家、住院、观察)。

〈问题3〉什么情况要叫救护车?怎样呼叫救护车?该准备什么?只要是突发的不舒服或创伤,都可以叫救护车。打电话119接通之后,除了报告你的地址外,要讲重要的路标,让救护车比较容易找到你。最好要讲解是什么原因叫救护车、有什么重要的症状,要听派遣员的询问,诚实的回答,他说可以挂电话了,才挂电话。千万不要慌张的拿起话筒只会叫车子快点来,什么原因也不说,甚至连地址都忘记讲。对了,记得带健保卡!

〈问题4〉如何判断该送哪家医院?谁来判断?来到急诊,该挂哪科?基本上,不必烦恼这一类的问题,救护车上的急救技术员会帮你决定该送哪一家医院。救护车送医院的原则是:小病送到最近的急救责任医院,大病则送到最近的区域医院或医学中心。但是如果你要指名送到哪一家医院,他们也会尊重病家的意愿,可是不能指定送到外县市。

〈迷思1〉急诊病患都是危急的?急诊室的病患中只有小于5%是危险的,这是根据各医院检伤分类而来的数据。第一类的病患是有生命危险的,故须马上处理,它只占大约5%左右。根据医院的等级,此数字会有变动,有的医学中心会高于5%,但大多不会超过10%。大多数的区域医院此数字会低于5%。

〈迷思2〉急诊室的医师据说都是实习医师?现在的急诊室看病的主力都是主治医师,大多数医学中心还会有住院医师及实习医师看诊,但是经由住院医师包括诊断、处置和治疗的病患,一定要给主治医师再看过,才能让病患回家,品质上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至于实习医师在急诊室的工作,大部分是放胃管、放导尿管、做心电图等杂项工作。

〈迷思3〉急诊医师什么都不会,只会检伤分类?急诊医师的专长是高级心脏救命术、猝死病患的急救、各式急症的急救、紧急医疗救护、灾难应变,这些都不是其他学科的医师所专长的。急诊医师最重要的工作是把急救工作做好,其次是有正确的诊断,但是有时在很短暂的时间内要做繁复的诊断工作,必须让病患待在急诊室一段时间,已然拥挤的急诊室会变得更拥挤,反而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故有时候急诊医师会选择先收病患住院,让其他专科医师再做详细的诊断,实乃不得已的做法,还请诸位医师前辈见谅。

〈迷思4〉在急诊室配置次专科医师,品质比急诊医师好?常听很多老一辈的医师说,急诊医师看急诊的品质不好,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尤以心脏科医师为最。。针对这种观念,我们想要说的是:当病患出现危急状况的时候,能立即出现在病患面前、解决他们痛苦的,是急诊医师。另外,举例来说,当急诊病患的主诉不是胸痛时,急诊医师解决病患的问题之能力绝对优于心脏科医师。(本文作者为花莲慈济医学中心急诊部胡胜川主任与医护团队)

(本文章撷取自「关键时刻:急诊医病的温馨故事」一书)

资料来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300


【心得感想】

喜欢这则新闻, 让我们了解到急诊室的功能, 也解决了大多数人对于急诊室的一些错误观念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和信超媒体宽带网 | Posted:2007-08-06 09:5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68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