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477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弥力老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3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道][分享] 四谛八正道
四谛八正道-出世间的空住


前言

四圣谛的圣,是无依无靠的意思,有依就有苦,无依就无漏,不会失去觉察。圣不是说他的一切都比别人
行,而是一种清净、单纯、没有烦恼,没有贪瞋痴。谛是指世间的真相。

出世间就是超越世间,不随世间转、不随境界转。世间代表境、代表欲、世间是与烦恼相应的。出世间就
是不随境转、不随欲转、不与烦恼相应,不但不随境转还要超越世间的生死轮回。

空住就是住于空,住是生活,空是无我、无我所的意思,以无我、无我所为生活方式叫做空住。

佛教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四圣谛与八正道,其他的东西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与阐扬。

八正道是圣弟子的生活方式。我们在还没成为圣弟子之前,也一样要走在八正道上。

 
世间八正道与出世间八正道

世间八正道是说,不是为了要出离世间,超越世间,只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改善人际关系,修人天福报。若是修出世间的八正道,要有「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这种法的作意,在经典里称它为法次法向。法次法向就是一个大方向、大原则。它要依远离,远离世间的思惟方式、注意事情的角度,远离由三角关系所演变出来的善恶是非观念。善恶是非的观念有很多都与离苦没有必然的关系。

就像我们想要对人慈悲、对人好,表面上是说为了要减轻对方的痛苦,却往往没有考虑到这种的减轻有可能增加对方对我们的依赖,好像吃鸦片上瘾。这样就不是真正的帮忙和慈悲,不是出世间。世间的八正道有可能是为着还要拥有欲望,要让世间更美好,甚至相信世间「有解」﹙台语﹚,有办法没有苦。这种的想法就与出世间法不同。出世间基本上是相信世间无解,世间一定是苦、一定缺乏,一定是三角关系,一定是食物链,一个生物吃另一个生物。出世间的目的,是为了无欲望,不是为了欲望。


苦谛当知当解

人的特性就是有不忍之心,我们在修行,都去看到苦,会不会很苦?不会。为什么不会呢?这个苦的意思是,我们若真的了解世间是苦、是缺乏[贫穷],就能如一句成语所说的「安贫乐道」,我们把它改成「安苦乐道」─安住在世间的苦,以喜乐的心来践履八正道。用中国成语「安贫乐道」来说,我们虽不是很富有,在贫穷欠缺中仍然能以走在八正道上为乐。把安「贫」乐道的贫改成苦,就很适合描述圣弟子的心态,他是「苦」乐道─对苦谛有彻底的了解。如果我们对苦有彻底的了解,就不会逃避,都能承担,因为我们已经了解,承担苦是为了要离苦,不是为了避苦,也不是为了修苦行,而是为了要走在八正道上,减少世间的苦,不是要让世间没有苦。

世间不可能没有苦,就像不可能没有贫穷一样。做为一个修行人,除了安贫以外,最重要的是要能安苦乐道,要安苦乐道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是苦。所以四圣谛最有名的一句话:佛陀说:「苦谛当知当解」、「集谛当知当断」「灭谛当知当证」,灭谛就是涅槃寂静,「道谛当知当修」,道谛就是八正道。

八正道的「正」不一定是邪的相反,佛教讲的「正」有中道的意思,但又不抓取。抓的太紧,就不可能有中道。每一个谛都要当知,先了解以后再彻彻底底的体会,叫当知当解。「解」在此指体会一切都在燃烧的意思。什么是苦?一切都在燃烧。有要,就有不要;有爱着,就有碍着。比如说,你有爱着,就会怕他生病,怕他死,怕他器官老化,怕他得癌症。怕来怕去,不只怕他,我们也怕自己老、病、死、生死不自在、生病没人照顾。这个怕都是苦。所有的苦都是由此变出来的。

 

集谛当知当断

我们高兴的时候很怕无常,因为会希望欢喜的感受能够继续;如果痛苦的时候,很喜欢无常,希望这个苦能赶快过去。这就是我们对无常的莫可奈何,苦来时,希望苦赶快过去;乐来时,希望乐不要走的那么快。这种对「受」的黏着性就是集谛。苦的形成,与感受很有关系,我们对乐受有爱着,对不舒服的感受有排斥,感觉有东西碍着,那就是集谛。如果想详细分析,就要用十二因缘来看。

我们把十二缘起划成十二个同心圆,最里面是无明,第二层是行,第三层是识,第四层是名色,第五层是六入,这样一直划出去,看我们现在是在那一层里面,是转出来还是转进去,知道并能够承担,这叫「当知」。承担得起,知道现在是在那一层轮转,又没有排斥,又知道方向。知道方向就是要断这个轮转,在十二缘起里能回心转意,回来心的源头,回到最安静、最接近涅槃寂静的心。无论世间有多乱,无论我们的遭遇有多坏,甚至多好,都要回到最安静的心,去看我们的心是否能安静。我们的心真的能静下来吗?

不管在顺境或者逆境里,我们的心若不能一心不乱都不算很好。能看到这个现象,就能很快回到十二缘起里面去照应,照到我们现在是在那一层轮转。能很快照应到,我们的心就能很快静下来,看它是要收缩或者膨胀,要拉进来还是要推出去。这时若是在十二因缘最外层的苦,还要继续抓取吗?还要继续苦吗?愿意放否?这就决定我们到底是要往内收缩进来,还是要向外膨胀出去。

 

灭谛当知当证

能够一直回到我们的心,知道它需要清净,需要寂静。无论境界是好、是坏、是逆、是顺,我们都以最寂静的心回向给世间,都能很安住。这就是对涅槃寂静有某种程度的了解,这样叫「当知」,有方向要去实践、要去体验,这叫灭谛当知当证。

 

道谛当知当修

我们要达到涅槃寂静,是要用一种生活方式。每天一醒来时,身口意六根要怎样观察世间。去看世间不分里面,不分外面,甚至说,世间是在我们里面,不是在外面,因为我们所看到所了解的世间,都是根据我们六根触境所生的相。台语有一句:「你知影否?」,这句话说的很好。就是无论你知道的多详细,也只不过是个影像而已。我们都感觉世间在外面,但你若无法用六根去观察体会,它就跟你没有关系。所以我们所看到,所听到,所感觉,所体会,所推算都是在我们里面,是我们对外境的取相。

一个眼睛瞎了四五十年的人,现在去动手术,当他眼睛一睁开时所看到的是模糊。刚出生的婴儿也没有办法见到人,有看到却像没有看到。我们现在能看到东西,那是一种习惯,一种冲动的用力。如果用很静的心,眼睛刚张开时是看不到东西,耳朵一开始第一个声音是没有听到的。你要开始有注意,有用力,把习惯叫回来才开始有看到,有听到,那也只是刹那间的事。

我们有看到东西,其实也同样看不到其他的东西。所能看到的范围又限制所看的东西,与欲望限制我们的世界一样。一个人玩物丧志,沈迷于一件东西时,就不会去玩其他的东西。就像一个人很喜欢住台北市,就不知道台北的郊区有多好,大自然有多好他就无法体会。所以佛教说色声香味触,色是碍,你有看到就是没看到,所以欲界也好,色界、无色界都是碍。我们只看到欲界的好处,没有看到欲是碍。

佛教对业的看法是,业是每个人一定有的,已经发生的都叫做业,业就是一种引力,我们今天会去找什么样的工作,读什么学校,和谁结婚,当谁的儿子、兄弟、朋友都是业,都是引力。但是你要怎样面对你的引力,就要用所学的法,所修的道来面对。我们若能面对业无烦恼,无爱,无碍,无恨,无无明,诸行就灭了。诸行灭就是解脱。即使剁掉一只手、一只脚,也没有烦恼,照样解脱,诸行灭。

 
一切烧燃

世间一切都在燃烧,一切都在收缩、膨胀。我们的六根都在烧,眼睛看东西,耳朵听东西都需要能源,需要燃料。所有的生命都要消磨,都要用力,它是一种内在的燃烧,就像动物需要氧气。那个氧气就是在烧。只要有身体,就会散热、会燃烧,这个烧会让我们老。它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我们唯一不老的是心不会老。身体会老、会受苦、会闷热,但我们的心不会闷热。修行最主要的,是要体会,身体也好,五蕴也好,与我们的心是能够分开的。比如说,我们双盘打坐,感觉很痛很痛,可是心却没有任何的苦受。主要就是去体会,心与身是可以完全分开的。我们的身体可以是很闷热,心却是清凉的。在苦里面,我们知道身体在受苦,知道身体的众生感到很热在流汗,这种知道的心,是不会跟着身体受苦的。

 

有依就有苦

所有的东西都在烧,都在分解,这就是苦。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有爱着就有碍着,这种生存无法避免的,叫做苦。我们有很多的爱,就有很多的碍;有很多的要,就有很多的不要。若都没有爱到,你又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思。你说,那只要慈悲就好了。如果那个慈悲不能离开依赖,那个依赖就是苦。有爱就有依,有依就有苦。若不能无爱无依,就不能不苦。

比如一位居士说爱是乐,失去爱子才是苦,他无法了解爱才是苦,无法把爱变成慈悲。所以经典上,魔说:「牛主依牛喜,人子依子喜,人喜依所依,无依则无喜」佛陀修正说:「牛主依牛悲,有子依子悲,人喜悲所依,无依则无悲」世间人都要有依靠,这正是魔的想法,但佛陀的想法是,人若有所依,就一定有悲,甚至可能人的喜是悲的来源。这个喜不同于慈悲喜舍的喜,慈悲喜舍的喜是对世间的事情正面对待,和这种欲望的喜不一样。至于寻伺喜乐的喜,是寻伺妥当的那种心花朵朵开的喜,很开心的意思。那是你观呼吸,观地水火风,观青白赤黄,观到全世界都变成青色,再凝缩变成一个水晶,观色彩的变化,看到那个变化的世界很新鲜,你未曾看过,一种鸡皮疙瘩的欢喜。

我们若能看到世间的苦,就是因为我们有依。比如爱情,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追求一个依赖,一个感情的来源。你说感情的依靠是快乐的来源,但它也可能让你很痛苦。所以说,人喜悲所依,你依靠感情会偷偷的欢喜,但心里会觉得没有稳当,因为你没有佛法、三宝让你依靠。三宝是在心里,而不是在外面。所以我们说,以佛为心、以法为意、以僧为识,我们的心意识都是三宝,我们归依三宝的目的,是要让三宝来印心。它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内心。但是人们所依靠的,都是外在的东西,包括人、感情,这个「人喜悲所依」,就是牛、就是人、就是感情,而这些东西就是苦,就是无常。


八正道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

八正道第一个就是正见。就是要无时不见无常、苦、无我。能够无时不见无常、苦、无我、就能体会涅槃寂静少分。你真的看到无常、苦、无我,就能同时见到涅槃寂静,因为你真的见到苦海,就见到苦海有边,你若没有见到苦海,就真的苦海无边,会苦不了,无法超越世间的苦海。正见就是见到四法印,在看到无常、苦、无我的同时也看到涅槃寂静。看到有依就有苦,无依则无苦。

看到对人好、对人慈悲,是为了要减少我们对世间的依赖。帮助他是为了不用再帮助他,养育儿女不是为了要增加他对我们的依赖,是为了他面对世间的无常、苦、无我时能够自在。这才是慈悲的父母,同样的,我们对待父母,也要帮助他们面对世间的无常、苦、无我,无依赖才是快乐。

我们看到世间苦的来源,是因为过度的依赖与恐惧、怕死、怕得癌症?得癌症就是我们有个发疯的母亲与我们住在一起,那是与我们有缘的众生,你能够对待它就像对待发疯的母亲,这样较如法,对你、对癌细胞都有好处。遇上了,不要排斥,癌细胞也不要我们快点死掉,因为我们若死了,它也要跟着死。它来了,就是对我们有依赖,要跟我们修行。我们要怎样安住当下,承担它来与我们共住,用这种态度对待生命,你不会惊慌恐惧。现代人很依赖医生,不管这个病看医生有没有效。一个修行人若得重病,他不依赖医生,时间到了就是要死,这就是对生病一个很自在的态度。我们现想存一笔钱,都是为了得重病时而储蓄,这就是活在恐惧里。老病死是生命的过程,我们每一秒都能活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修行就是要学习如何生死来去自在。

 

正志 (正思惟)

我们谈十二缘起,无明之后是「行」,行就是意向,要靠正志来转。八正道的第二项就是正志。有时把它翻译成正思,但它的意思较偏向正志,就是正确的意向。正见就好像明,明世间无常的风浪,我们要了解风浪的性质,顾好帆船,顺着风势,但又有我们要走的方向,这样叫正志。

正志就是慈悲喜舍。有了正见,明世间的无常、苦、无我之后,要用慈悲喜舍来面对世间种种的苦,降伏粗的烦恼,才有办法进一步修身口意行。我们绝对不害人,不对人不好,不让恶意生出来,恶意如果生出来,心就不会清净,就有不安。所以起一个念头想要害人,第一个伤害的是自己,不是别人。人性,都不想要害人,对人有恶意,你光想,就已经很难过了,内心很挣扎。我们若能看到这种痛苦,就会觉得很不值得。而只想要对人好,只要想到对人好,心情就很愉快。所以慈悲的人很柔软,常常有欢喜心。

我们能常常有力量,有时间对人好是很重要的。若因为做生意、赚钱,忙的没时间对人好,那样的生活绝对没有品质。能对人家好,却没有对人家好,那个时候若死去就错失良机,了去﹙台语﹚。同样的,万一对方死去,你也是了去。

 

正语

我们说话要斟酌五项条件要实在,不妄语虚诳。时机适当,时机不对会伤到对方。要柔软,不粗涩恶口、不斥责侮辱讥讽。要有助益。慈心,出自善意,不两舌、挑拨离间。若不符合这五个条件而说话,都是造恶缘,造了都会后悔,后悔就很难打坐。所以打坐的人会很注意自己的说话。

 

正业

正业的意思是不以杀、盗、淫为乐。要绝对的不杀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不以杀为乐。这样可以减少瞋、厌嫌的心。所以不杀的意思很深,你厌嫌的心愈重,碍着的心就愈重。不偷不盗是为了减少贪心,也很难绝对不偷,重要的是,问自己的内心有贪否。邪淫就是一种痴。很多夫妻想透过房事来证明彼此是否爱对方,或者人云亦云,这就是愚痴。

我们的工作若不能与修行配合,这种工作是没有品质的,因为你这个时候若死去,是不值得的。我们一生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工作是为了不用再工作,赚钱是为了不用再赚钱,生活是为了修行。不要想说十年后退休才来修行,才舍得花钱,到时候你若死去,会很不甘愿的。出世间法的意思就是,工作要与修行完全有关系,与慈悲喜舍,与涅槃寂静完全有关,才叫正业。正命,命是工作,正业,业是日常的行为与修行有关系。

 

正命

为活命、为布施、为修行。舍邪命﹙杀业、人口买卖、军火买卖、高利贷、违约诈欺﹚。正命的命指我们的职业、谋生方式。赚钱一定要跟生活品质的改善有关,不但使自己快乐,也要让四周的人更快乐。赚钱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生活上的那种捉襟见肘,不必依靠别人,然后有较多清闲的时间。

在西方国家,礼拜日原来的意思叫安息日。安息日就是安住在呼吸,这一天是不可生产、做生意的,因为每一个生产,对人来说是生产,对众生来说却是破坏。古代七年的农地要休耕一年,就是让大地有复苏的机会。人也是一样,不可赚钱赚到没有礼拜日,赚到没有修行的日子,这样就不是正命。八关斋戒的意思不是为了那个戒,是为了有清闲的时间好好修行,来观察我们的身口意。是为了这样,佛教叫做布萨日。

 

正勤 (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业就是身,正语就是口,正志就是意,身口意都清净叫做三妙行。所以八正道可看出来,以无间根本作意进入正见,然后有守护六根、三妙行,身口意都看顾好了,这时才能真正地精进。正勤﹙正精进﹚是说不管任何时候都正知正念,有把修行放在心上,不再随世间的价值观轮转,真正想要解脱、出离。用这种心,用这种守护六根、照顾身口意的心,用这种时时刻刻正知正念、以慈悲喜舍回向世间的心,这叫做正勤。

方法上,要常常回到初发心,肯归零,肯重新开始,回到当初的勇猛精进,然后是分别已生与未生,知道什么是已生之恶、已生之善、未生之恶、未生之善,对一切的如法、不如法,知道如何补强加减。

有了正勤之后,修四念处才会事半功倍。很多人无法了解,只修一个心念住就可以证果,其实它是以前面的做基础。修四念住,不用修到法念住,在心念住、受念住都能见法证果,因为前面已经有正见、正志等。所以在心念住就能契入法,真正看到无常、苦、无我及涅槃。看到的时候就见到法了。

正念之后就是正定。这个正勤是正知当下,随时有正知,可以回到当下,有把世间的烦恼当一回事,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正勤第一项是律仪勤,断未生之恶,就是靠守护六根。第二项叫断勤,已生之恶令断,这主要针对五盖。第三项是未生之善令生,就是要修七觉支。第四项是已生善令增长,就是扩大已生之三摩地、三昧相,使它更丰润。比如说修身至念,把无常、苦、无我的三昧相再观进去,使它更彻底,或者无相心三昧、三摩地也是。

 

贯穿总说

八正道最里面是正见,不论外面遇到什么境界都要拉回来这里。由这个最里面的心再出去,有看到世间的真相─无常、苦、无我和涅槃寂静。然后以出世间的心情回向给世间的无解﹙不圆满﹚,这样可以减少世间的苦。

有正见以后才用正志﹙慈悲喜舍﹚来转世间的贪瞋痴、人我对待相。然后展现在我们的身口意,心里有数,有正知、正念,正知当下每一个动都是为了离苦,知道我们的心是什么,知道境是心的流出,用这样的心境来修四念处、修禅定。这样就是里面外面都照顾好好的。里面有正见、正志,外面用正知当下,用四念处,用禅定来面对外面的世间,中间有身口意的守护。

阿含经常说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梵行就是清净行,就是走在八正道上。我们是不是一个法身菩萨,就决定在所有的身口意行。一个证果、证阿罗汉的人,就是说他的梵行已立,身口意清净,都跟慈悲喜舍有关。

 

八正道与戒定慧的关系

身口意清净﹙正语、正业﹚职业上有守戒﹙正命﹚,这样就是戒,正见、正志较属于慧,正勤、正念、正定较属于定。

戒可分为性戒与制戒,性戒是有所为,制戒是有所不为。有所为的范围很广,包括戒定慧。简单的说,就是依三宝为心,依三宝为意,依三宝为识。以佛为心,佛的心就是出三界的心,不依靠欲界、色界、无色界。出离三界就是要出离苦海的心。以法为意:用佛陀留下来的法做我们的意向,根本的作意:根本的精进,更白话一点,就是由衷的注意、由衷的精进。做任何事情,都能由衷﹙从心肝底﹚的注意,那个心肝底就是无常、苦、无我。很诚恳来做一件事情,由衷地呼吸,由衷地走路,深深的去感觉,不是随随便便的。这样的生活品质绝对是不一样的,对生命的体悟也不一样。

同样讲一句话,你是随随便便的,还是由心肝底说,你可以选择。若不能由衷的说话,就不要说,否则那是在浪费力量,不值得。体会到这样不值得,六根才会收摄,身口意才会收摄。

六根收摄就是正见、正志,身口意收摄就是正语、正业、正命。收摄进来,很精进就是正念、正定。这样来做就是走在八正道上。走在八正道上叫修梵行,梵行就是清净行。修梵行有两种说法:有房事和不能有房事,但它是有层次的,二果以前可能还有房事,三果以后就完全没有了。但是不管有没有性行为,只要走在八正道上,都叫修梵行。以僧为识,就是修梵行,修慈悲喜舍,有清净心,向解脱。我们对外境的认识要用识﹙慈悲喜舍﹚,识里面还有行,行就是意、正志。正志就是如法的意向,向慈悲喜舍、涅槃寂静的方向前进。涅槃寂静就是离欲寻的完成。意向要正确,这就是性戒。

制戒就是有所不为。不打妄语,不讲话讽刺人家,尽量不去做伤害别人的事。不管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都要有惭愧心。基本上,惭愧心也是一种见苦不忍之心,感觉自己可以对人家好,却没有对人家好;可以不用对人家不好,却对人家不好。这样叫惭。愧是用圣弟子、用别人的眼睛来看我们,我们会觉得愧。

古代的人去朝山是面圣的意思,去看圣弟子、看老师。看到老师的时候你会很惭愧,因为自己有很多行为不如法,老师一看就知道。那叫愧心。所以我们如果知道什么时候要去见老师,自己就会加紧用功,因为你若不精进,老师多少有他心通,一看就知道。惭是自己知道,愧是别人知道。愧对历代圣弟子,愧对佛陀,愧对三宝


有惭愧心,戒的力量才会生出来,所以基本上戒的发动力是惭愧。戒的原文叫「Vinaya」,远离束缚的意思,什么是束缚?贪瞋痴才是束缚,若以为戒律是束缚就不了解它了。它是为了无诤,为了离开束缚,但是很多人却拿戒尺去量别人有持戒否?有守律否?这样就生出见诤。修行人只能要求自己,由自己开始,而不是去要求别人,所以它是无诤的。那种要别人怎样就是一个我相加我,苦上加苦。因为每一个人对戒律的解释不同,有见诤就失去戒律的精神。

戒定慧可以用三个同心圆来表示。戒要放在最外一层或中间都没有关系,跟收摄、承担要互相交换,举止得宜。最里面要一心、归零,要有「空」,能万缘放下,重新开始。能重新开始才能重新承担、重新收摄。一切都要回心转意,回到初发心,回到我们最基本的起心动念,内心最深的感觉,心才会开,才会有欢喜心,才会有慈悲喜舍。回来以后,看我们要先修定或先修戒,依自己的根器来选择。甚至同时戒定慧等持。我们可以用戒来面对外境,也可以用定来面对外境,甚至戒定里面就有慧,不一定要严格区分。

这三个同心圆表示,拉进来的时候,我们要用什么态度来对待,推出去的时候,要用什么态度来面对世间。世间是内外无分别的,用戒定慧,用举止得宜,用舍来对待世间。



老骥伏枥,淡泊养智。
身如落叶,辗转浮沉!
http://waterscape.myweb.hinet.net/siwshmax/logo.html
献花 x1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7-03-17 09:5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082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