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38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ilovemychat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五經》的用途
問現代人《五經》是那五本經典,答案很快就會出來—《詩》、《書》、《易》、《禮》、《春秋》,可是如果問《五經》是拿來作什麼的,或許就不是很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了。有趣的是,即便是中文、歷史、哲學等系的學生,說出的答案也是極為割裂的方式,諸如《春秋》為史學、哲學;《詩》為文學、社會學;《書》是政府公文的集成;《禮》是政治學、社會學、哲學;《易》則是「經」屬占卜、「傳」屬哲學等等。這樣子的說法,就現代學術的角度而言,絕對沒錯,可是一落到中國古代官方學術的角度來看,就未免有搔不著癢處的感覺了。

《五經》之學由漢代直到宋代,在這近千年的時間裡,一直是作為官方學術的必然成份。如果說,官方對於《五經》的重視來自於某些特定的意義,則這意義必然是來自於全體,絕非來自於片面或割裂。而這整體意義是什麼呢?基本上來說,可分為二個方向來談,一個是統治者對國家組織神聖性的擁護,一個則是知識份子對淑世理念的執著。

對統治者而言,《五經》的存在,是為了標舉國家的神聖性。就表象而言,一個國家的組成,來自於軍事與經濟二種力量的結合,以剛柔並濟的方式遂行統治者權力的展現。但過於依靠此二種力量,只會造成中央政府的暴起暴落,這也就是秦帝國與隋帝國享國短暫的根本原因。《五經》,便是在軍事、經濟掌控了現實生活之外,進一步操作人民意識的作法,套句現代的說法,即是「思想教育」。帝王對《五經》有多少認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五經》透顯出來對統治者倚重的思考傾向。

對知識份子而言,《五經》的存在,與其說是一門深刻的哲學,不如說是一個「超重量級的圖騰」。對知識份子來說,帝王對《五經》的「操作」,適足以開放出一個能夠自由陳述理念的空間,作為重新詮釋的對象,才是《五經》迄立於學術文化圈中最大的原因。因而,在《五經》系統中,「經」反而成為配角,真正的主角在「傳」、「序」上頭。諸如《春秋》三傳的歷史批判理念(褒、貶)、〈毛詩序〉的社會批判模式(美、刺)、〈尚書大傳〉中令人生懼的神秘體系(陰陽、災異) 以及《易.十翼》中所建立的天人泛同的格局,這些思想事實上早已超出了原本《五經》中「經」的範圍,而是當代知識份子為了發抒自身理想重行詮釋而出的國家、社會觀。

就古代中國官學的立場而言,《五經》的地位,其實就是一種思想武器,就如同西方民主高喊的「自由、平等、博愛」或是共產主義高舉的「無產階級專政」,在實質上根本不存在任何意義,卻是統治者與知識份子之間既對抗又合作的重要媒介。所不同的是,當《五經》作為一套帝王與知識份子共同的政治信仰對象時,所衍生的「詮釋之學」,正是千年來中國政治思想中的精華,絕非單純地以「誤讀」、「扭曲」等負面字眼所能一筆劃落的。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11-07 18:4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2282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