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自然科学] 太空攻击? 地球有四大守护神
【记者李名扬/台北报导】
随着科技进步,太空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愈来愈重要,一颗价值几十亿元的人造卫星,可能因没注意太空天气而被摧毁,GPS定位也可能出现严重误差,因此我们必须学着了解并掌握太空天气。
由国科会与联合报、公共电视、科学人杂志、中广公司、News98合办、中央大学理学院科学教育中心承办的「2006展望演讲春季系列-观察与认知:心灵‧生物‧地球‧宇宙」,第七场由中央大学太空所教授刘正彦主讲「太空人何时出门?对太空天气的观察」,吸引爆满听众。
刘正彦说,「大气」是指地表到高度80公里的高空,「太空」是高度50公里一直到人类太空船所能到达的太阳系空间,两者有些重复;「天文」则是太空船到不了的地方,包括太阳本身和遥远的恒星、星系、银河。
太空物质 多呈现电浆态
太空的特点是很多物质呈现第四态「电浆态」,固态加能量变液态,再加能量变气态,然后再加能量就成为电浆态,又叫「离态」,就是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解离出来;日光灯就是离态发光,是用高压让水银蒸汽的电子解离,放出紫外光,撞到灯管涂的锌而发出萤光。
刘正彦说,距地表50公里高空大气稀薄,照射太阳光后,就解离成为电浆态,也就是电离层;太阳本身也是电浆态。
太阳核心约1500万度,热能往外传的过程,是氢原子不断吸热再放热,所以传到外面要经过几万年时间;太阳表面温度已降到6000度,但瞬间加热造成的日冕,却可达150万度。
至于太阳黑子,刘正彦指出,最早是中国人在汉朝就看到了,黑色的原因是温度比周围低,约4000度,黑子还有强磁场和周期性,有些大小已和地球差不多。
太阳不像地球是刚体,所以会「差动式自转」,就是接近赤道处转得快,约23天转一圈,南北极转得慢,要35天;刘正彦表示,这样造成太阳表面的磁力线愈拉愈长,最后扯断,也造成太阳磁场南北极每11年就颠倒一次,黑子也以11年为单位相当规律的出现。
但太阳黑子的出现仍有不确定因素,刘正彦表示,过去2000年地球上共出现过8次「蒙德极小期」,就是有几十年的时间,全球各地都看不到黑子;这段时间气候特别冷,被称为「小冰河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严寒、夏寒、降水,也都发生在这段时间。
讯号微弱 太阳闪焰造成
太阳天气的源头是太阳发光又发「风」,刘正彦说,太阳的能量来源是核反应,每秒耗损42亿公斤质量,相当于40亿颗氢弹爆炸;平常只会放出太阳光(电磁波)和太阳风(带电粒子),但当两颗黑子碰撞爆炸时,就会放出「太阳闪焰(高能粒子和射线)」及「日冕抛射物质(大型带电电浆团)」,这些高能粒子大约两小时后会到达地球,造成严重影响。
刘正彦指出,看电视碰到的「讯号微弱」,就是太阳闪焰传到电离层,影响电磁波信号传递;高能粒子也会撞击卫星,所以卫星电脑不能用最先进的,导线太细,要用旧一点、导线较粗的,才不会一碰就坏;也不能用东西挡住晶片,本来一颗高能粒子撞到还不会坏,但打到阻挡物,一颗变几百万颗,电脑一定烧坏。
面对这么强大的攻击,幸好地球有四大守护神,才能保平安,分别是「磁层」阻挡太阳风,「电离层」阻隔X光、超紫外光和紫外光,「大气层」阻挡陨石,「臭氧层」阻隔紫外光。
刘正彦表示,太阳风是电浆体,能量很高,但是地球磁层会把它们全部挡在外面。可是太阳风仍会从地磁的空隙南北极溜进来,在地球上下各挂一个甜甜圈,从地上看就是美丽的极光。
最早在佛经上记载「彗星长尾巴」,是太阳风往外吹的间接证据;电离层则是在20世纪初发现的,刘正彦说,全球电离层浓度最高的地区,在南北半球各一处,北半球成带状,正好通过台北到高雄之间,一般电离层每1cc空气有100万颗带电粒子,台湾上空可到900万颗,好处是挡住有害物质,坏处是通信、定位导航常被干扰。
带电粒子 毁掉通信卫星
大气层则由低到高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气层和热气层,对流层较高处因空气膨胀降温,温度较低,平流层则因距地表50公里的臭氧层释出能量,温度缓慢上升;中气层会在高度90公里处骤降到摄氏零下100多度,热气层则是晚上1500度、白天2500度,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可到3000度。
带电粒子破坏力很强,刘正彦指出,1997年美国AT&T公司因不听专家警告,损失一颗通信卫星;美国攻打伊拉克时,会等太阳黑子不正对地球时再攻击,因为战斧巡弋飞弹靠GPS卫星定位,太阳黑子可能造成卫星讯号偏移几百公里。
除此之外,北美曾因磁层感应太阳风,变得像发电机,地面上一座发电厂产生感应电流,把整座电厂都烧坏,造成几十万户停电,因为在冬天,冻死很多人;俄罗斯也曾有地下油管因感应起电而炸开。
被大气层阻挡的陨石也很恐怖,刘正彦表示,流星若打到卫星上的太阳能板,会造成断路,卫星就会失联、失踪;太空梭的三层厚玻璃,也曾被一个像米粒大的陨石,击破外面两层。不过他说这种机率很小,不必太紧张。
他比较担心的是,2010年到20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极大期,会严重影响通信,包括卫星通信和靠电离层反射传播的地面调幅广播,一定要提前预防。
【2006/04/25 联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