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3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gogogo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頭腦小宇宙
頭腦小宇宙


  梅基里發現,那些學習外語的人,他們的左下側大腦頂葉皮層的灰質密度比沒有學過外語的人要高,這是負責傳送語言及資訊的部位,而不同語言則運用到不同腦部位。



  科學家曾有報導,腦有可塑性,也即說外來的、培養、教育與訓練,會改變腦的結構,它會使神經網路有更多密切的連線,就像做運動可以增強肌肉,梅基里的實驗再次應證腦的可塑性。



  ★小時聽雙語 長大說標準



  最近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古爾教授(P. Kuhl)在《美國科學院彙刊》中報導,嬰孩一歲前,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會感受到周邊的語言,自然而然在什麼環境下長大就會說什麼語言,如果父母或保母是講雙語,那他會開始講雙語,長大後能講標準的雙語。但如果到15歲以後才僑居他國,那學習第二語言是會有些問題的。



  學習外語也是在學習另外一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所有語言都用音素表達,每一種語言有不同的音素。小孩牙牙學語時能辨別母語音素,一週歲後則能辨別母語及外語的差異。



  在台灣學習外語都以英語為主,有些幼稚園就開始教英語,我們來看幾個國家的外語教學年齡:英國人9到10歲學法語,德國人7歲學英語,義大利人8歲學英語,法國人9歲學英語,而美國大多在12到14歲時才有機會去學法語、中文、日語或西班牙語。



  ★外語要學好 母語做基礎



  小時候學習外語比較容易吸收,但是推廣英語教學卻不應該減輕母語的教學,因為學習任何語言都有相同的進階與結構,學生必須學好母語的基本結構,有了語言的表達能力,例如簡單的作文,再去學外語。



  筆者以為,沒有母語的基礎就去學外語,並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從學童的腦神經發育來看,有些學童根本就沒有學習外語的能力,提前學習外語恐怕只會增加他們的負擔。



~~理隨事變、寬廓非外~~
~~事得理融、寂寥非內~~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省 索尼So-net網 | Posted:2004-12-08 10:5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41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