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552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ibma0916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未来科学] 七星山顶绿色金字塔 寻访神秘古文明遗迹
台北近郊的阳明山国家公园景观丰富,除了森林步道、温泉、火山

地形之外,还有值得观赏的植物群,是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旅游景点



凯达格兰族后裔

最近听说公园内的七星山上有金字塔遗迹,觉得不可思议,更没想

到竟然有机会得以上山,亲自目睹这尚未定论的古文明。出发前,

我们约略读了一些资料。在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吕理昌课长的安

排下,有幸见到凯达格兰族文化遗址重整委员会主委林胜义先生。

林先生是凯达格兰族的后裔,曾在阳明山教师研习中心向吕课长提

起,七星山上应该有他祖先的一些遗址。不过,吕课长在几次田野

调查中,并没找到。后来在林先生陪同下,辛苦地穿梭于七星山浓

密的箭竹林里,隐约感觉一股神秘的气氛笼罩着。林先生仿佛感应

到什么似的,直说:应该在附近。终于,他们找到了绿色金字塔及

其他遗迹。

根据林先生的说法,七星山遗址和凯达格兰族有关。那么,总统府

前的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又是源自什么样的历史根据?原

来,当时居住在北台湾的凯达格兰族是平埔族中人数最多、发展最

早、文明最盛的,而现在的总统府附近一带,是当时凯达格兰族练

兵的地方。


金字塔与祭坛

在吕课长带领下,从小油坑旁的步道开始往上爬,山路十分陡峭,

四周喧嚣的蝉鸣相伴。途中回首眺望,景色一片辽阔,蜿蜒的淡水

河和基隆河静静的徜徉其间,既美丽又温柔。

走在干枯的箭竹林里,浓密的树林望不到底。当我发现正前方矗立

一座小山丘时,吕课长已经站在山顶上,没想到这就是金字塔的顶

端。这座金字塔是由许多巨大的岩石堆成的三角锥,高约20公尺,

若不是抓着树干着力,还不容易攀爬上去呢。金字塔看似人工堆叠

而成,从石头缝隙看去里面是空的。

往七星山主峰的方向遥看,不远处有一座祭坛。三个未雕刻的石碑

堆砌成三角形,中间的石碑较大,两边稍小,呈对称状。石碑前有

一个小广场,在上面跳跃,会感觉地面上下震动,声音异于一般的

地面,好像踩在中空的土壳上。离石碑约6公尺,有一个月牙形凹

地,有蓄水功能,它的内侧朝向石碑。这片广场,看似以石碑为中

心而设置的,推测是古人祭天的场所,被称为陵寝或祭天坛。

绕到祭坛后方,有两堆形状特别的巨石。右边的巨石像只大乌龟,

龟背部分还有栩栩如生的刻纹。在头部的龟眼则朝向东北方,这与

金字塔及祭坛皆指向东北方向雷同,是巧合吗?还是有什么奥秘存

在?另一侧的巨石看起来像人面石,上面刻有眼睛、鼻子,头上看

似戴了一顶帽子。此外,不远处另有一堆巨石,最上面两个大石头

相互依靠,形成一个天然的拱门,吕课长说这是一个祭兽台。

在一万年前,七星山顶的金字塔,正好指向当时的北极星。当时,

由于冰河期结束,台北盆地一片汪洋。那个座落在凯达格兰族圣山

的祭坛,推测是巫师举行仪式或祭祖的地方。

凯达格兰文化遗址

吕课长说,能够证明凯达格兰族和七星山金字塔遗址相关的有力证

据,是七星山南峰附近山顶上的图腾石刻「雷公子」。根据凯达格

兰族的传说及其他遗迹显示,头上戴着五条天线般船形帽的「雷公

子」是凯达格兰族的图腾。许多证据显示女巫居住的房子,都刻有

雷公子的装饰图腾。目前台湾大学历史博物馆还保有这个图腾。在

七星山顶久经岁月冲刷的「雷公子」图腾石刻,虽然有些模糊,但

仍可看出和凯达格兰族的图腾标志有颇多相似之处。

下山后,心中仍流连于神秘巨石遗址的种种。在遥远的过去,这块

土地极可能曾经是凯达格兰族活动频繁之处。但是对这里几处可观

的遗址,相关单位却尚未着手研究,经历时光的摧折,不知现场的

完整性还能保持多久?


蓬莱仙岛在何方

台湾有着非常丰富的先民遗迹,光是史前文化遗址就有1,500处左右

,重要遗址也有一百多处。根据《山海经》记载:蓬莱山在东海中

,岛上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其物禽兽尽白,宫阙以黄金银做成

。古籍所载东海蓬莱山是不是指台湾呢?吕课长说,台湾除了是一

个美丽的岛屿之外,也是全球物种最多之处,数目几乎和整个欧洲

大陆相当。

约400年前,由于台湾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就像个蓬莱仙岛,因

此住在福民来台,追求较好的生活。清朝规定移民到台湾的男丁不

得携带女眷。当时的平埔族是母系社会,这些单身汉移民入赘,和

原住民通婚。有句话说:「有唐山公,无唐山妈」,当时移民的后

代,也就是一部分现在所谓的台湾人,他们可能保有平埔族血统而

不自知哩!

到七星山虽然是短短的一天,但对我而言,心理却是五味杂陈。除

了上山的苦和下山的轻松成对比之外,亲眼目睹先民的神秘遗迹,

叫人难忘。此外,经由林先生及吕课长多年研究后的解说,更开启

了我对台湾人文的一点认识,也觉查到自己对台湾先民的了解与关

心太少。我想,今天就算是一个起步。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2-11 22:1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79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