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科幻] 2千年前失踪的羅馬軍團終於被找到
西元前53年,一支羅馬軍團在卡萊爾戰爭中失敗後,突出重圍,卻沒有回到羅馬,神秘失蹤,2000多年來,神秘失蹤的古羅馬第一軍團下落一直是個謎。
據新聞晨報報導,出甘肅省永昌縣城的者來寨村西南10公里處,便到了焦家莊鄉驪靬(líqián)村--人們所謂的驪靬故址所在。漢初,這裡曾設驪靬縣,屬張掖郡,唐人顏師古所校注《漢書》載,「黎靬即大秦國也,張掖驪靬縣蓋取此國為名耳。」大秦國即指古羅馬國;《後漢書補注》載,驪靬縣為「驪靬降人而置」。
驪靬城遺址屬「重木城」
在祁連雪峰之下,龍首山南側,驪靬遺址現僅存28米長,3.8米寬,1.5米高的一段殘垣,夯層在15--17厘米之間。南依祁連山(又稱南山),西鄰焉支山(又稱大黃山),從祁連山中發源的者來河從中流過。
在已所剩無幾的古城牆遺址上尚殘留著模糊的椽木印痕,它說明驪古城是「重木城」,而土城外加固重木的防禦方式,正是當年羅馬軍隊所獨有的作戰手段。鄰近的河灘村則出土了寫有「招安」兩字的橢圓形器物,專家認為,這可能是羅馬降兵軍帽上的頂蓋。
古書中把古羅馬稱作驪靬,西元前53年(西漢甘露元年),古羅馬帝國執政官克拉蘇發動了對帕提亞(中國古書稱安息,今伊朗東北一帶)的掠奪戰爭,在敘利亞(古稱卡爾萊)遭到了安息士兵的重創,元帥戰死,只有克拉蘇的長子普布利烏斯所率的第一軍團約6千餘人拚死突圍,最後到達河西走廊的今日甘肅永昌縣境。
約在西元前50年至40年間(漢宣帝末至元帝初年),西漢王朝於今永昌縣境內西南設驪靬縣安置歸順的古羅馬軍人。他們依照古羅馬的風格在高昌建立城池和房屋,至今在那裡還留有遺跡。這些古羅馬軍人從西方的歷史中消失了,又在東方的國度裡繁衍生息。
考古學家的研考
上個世紀90年代起,一座本來偏僻而寧靜的小村莊,突然一下子熱鬧起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國內外遊客和專家學者湧入永昌,湧入驪靬村。這一切都是因為1989年9月30日《參考消息》轉發的一則法新社新聞:《中國西部有古羅馬城市》。
文章引用了一名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教師戴維·哈里斯的觀點。哈里斯認為當年東征軍潰敗後一部分軍隊很有可能流落到遙遠的東方——當時正在鼎盛時期的漢王朝的版圖內——並定居下來。而這次東征比馬可·波羅的中國之行要早上至少1300年。
哈里斯經過長時間的考證,確切得知這座當年曾經用來安置羅馬東征軍的城市名叫「驪靬」。而驪靬,則是中國古代對古羅馬的稱呼。
到驪靬村的人會發現,這裡大部分人的體貌特徵已經與漢族人無異,黃皮膚、黑眼睛、黑頭髮。只有少數幾個人或有黃色的鬍鬚、頭髮,或有雪白的皮膚。據當地人說,沿著祁連山一帶,很多村莊都分佈著當年羅馬人的後裔,這些人與漢族人通婚,時至今日,具有羅馬人特徵的已經很少了。
不少當地農民瞭解「羅馬軍團潰敗」的歷史,並對自己的歐洲人血統深信不疑,那些白皮膚和天生黃褐色頭髮的遺傳是無法改變的。
村民保留羅馬鬥牛風
他們的後裔在這裡還保留著不少古羅馬的習俗,當地葬俗與眾不同,他們在安葬死者時,不論地形如何,一律頭朝西方。並且,當地人對牛十分崇尚,且十分喜好鬥牛。
村民在春節時都愛用發酵的麵粉,做成牛頭形饃饃,俗稱「牛鼻子」,以作祭祀之用。放牧時,村民特別喜歡把公牛趕到一起,想方設法讓它們角鬥,而這正是古羅馬人鬥牛的遺風。
對此論點,某些史學家持相反意見,他們認為古羅馬軍團在中國的史實依據不足,且永昌位於舉世聞名的古絲綢之路上,各民族之間的關係和人群遷移及混雜的過程相當複雜,況且兩漢時期已證明羅馬人到達過洛陽。
但贊成者堅信他們的研究已無限逼近歷史真相,幾年前已有一個叫羅英的「驪」人到北京中科院遺傳所作了DNA鑒定,結果證明他有歐洲血統。
【心得感想】
DNA都鑑定出來了~~ 看來可信度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