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3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kengkb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台湾] 殷琪:台湾不适合BOT
■ 记者杨文琪/台北报导
台湾高铁公司董事长殷琪昨(27)日表示,台湾普遍存在「无奸不商、无官不贪」的观念,这种社会文化,使官员在推动BOT案时容易被冠上图利厂商的恶名,在整体大环境没有改变下,台湾不适合施行BOT案。她说:「曾有企业界朋友问我,可不可以参与某件BOT案,我告诉他,看我这样就知道了,不要参与。」
至于投资高铁是否后悔,殷琪语带保留地说,如果她年轻十岁,又没有经历高铁的风风雨雨,她还是会选择参与投资兴建高铁BOT案。

殷琪强调,当年与其他股东一起投资兴建高铁,这就是她的工作,她一定会努力把它完成,不会让政府强制收买的情况发生。虽然延后一年通车有些失望,但绝不认为这是一种挫败,或是一个不好的经验。以下是殷琪接受本报专访纪要。

问:高铁过去信誓旦旦会如期于今年10月底通车,结果却延后一年,延后的关键因素为何?

答:高铁工程相当复杂,很多工程在施作时我们都会和包商讨论,如果发现工程落后,就会要求厂商弥补、赶工或是招募人力、增加设备,并须提出赶工计画,以回归主兴建计画。高铁机电系统某些工作严重延误,今年8月中旬,高铁公司核心干部提出看法,再和机电系统承包商台湾新干线株式会社(TSC)与合组TSC的日本七家商社讨论,确定必须延后一年,并非仓促决定。

问:日本七大商社内部一直无法有效整合,高铁公司如何解决,达成通车目标?

答:日商整合的问题已经在沟通,可以逐一解决,所以我不认为这个问题会继续存在。对外界疑虑一年后高铁能否通车,我们只能用工作、行动证明,因为这些工作本来就要做、要去完成的,不能光用有无信心或乐观悲观这么简单的说法来看。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9-28 20:17 |
authoraty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kengkb于2005-09-28 20:17发表的 殷琪:台湾不适合BOT:
■ 记者杨文琪/台北报导
台湾高铁公司董事长殷琪昨(27)日表示,台湾普遍存在「无奸不商、无官不贪」的观念,这种社会文化,使官员在推动BOT案时容易被冠上图利厂商的恶名,在整体大环境没有改变下,台湾不适合施行BOT案。她说:「曾有企业界朋友问我,可不可以参与某件BOT案,我告诉他,看我这样就知道了,不要参与。」
至于投资高铁是否后悔,殷琪语带保留地说,如果她年轻十岁,又没有经历高铁的风风雨雨,她还是会选择参与投资兴建高铁BOT案。

殷琪强调,当年与其他股东一起投资兴建高铁,这就是她的工作,她一定会努力把它完成,不会让政府强制收买的情况发生。虽然延后一年通车有些失望,但绝不认为这是一种挫败,或是一个不好的经验。以下是殷琪接受本报专访纪要。
.......



『殷琪:台湾不适合BOT』

听到这句花真让人生气

一个这么大的工程

搞了那么多钱

花了那么多时间

竟然一句台湾不适合BOT??

太让人生气了吧!!

把老百姓当白痴

拿着么多钱玩一玩

玩不起来就这样一句话?

难道当初要接手之前都不用先评估

太夸张了吧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9-28 20:30 |
chenchan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殷琪:台湾不适合BOT』
台湾的确不适合阿,
我当初去台湾高铁总公司听过他们的评估(跟其他人去),
他们整个规划本来就不错,
政府才奇怪,
一下支持,
一下反对,
台湾高铁本来的增资就是依奖参条例,
人家接手BOT后,
又说奖参条例部分不适用,
不让人家增资,
又觉得人家获利太高,
花人民的钱,
若是这样,
当初政府自己盖就好了,
何必自打嘴吧,
以后民间谁敢投资政府公共建设,
投资后来连一毛钱都不能赚,
你说他赚太多,
很多当初都是依奖参条例且预算都核准了
事后才说人家有问题,
那当初为何都不提出质疑,
结果盖个工程绑手绑脚的,
如何盖阿 ?
你说要建立监督机制,
不让她舞弊,
当初也没备案,
也是事后再放枪,
试问全台湾有哪个成功的BOT案,
当初政府会支持,
会想说以高铁为标竿,
盖好后引起民间企业效尤,
一年前跟一年后完全不一样,
说一套,做一套,
真不知道要叫谁投资BOT案。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9-28 20:5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98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