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14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oca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未来科学] 生物时钟滴答滴(2)
由于周边生物时钟具有自主性的发现,使得「时差」这种现象变得更容易理解。虽然体内的间距计时器就像马表一样,可以在瞬间进行调整,但日变周期对于白昼长短或时区的急遽变化,则需要好些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光周期会逐渐重新设定SCN时钟,但体内其他的时钟则未必能亦步亦趋,于是,我们的身体不只是单纯地落后而已,而是同时间有十来个各不相同的落后步调。

时差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理论上,所有不同的计时器终究都会调整成一致的步伐。但是对轮班的工作者、夜生活爱好者、大学生以及其他夜猫子来说,则面临更糟的时间困境;他们可以说是「生理上的两面人」。就算他们在白天有充分的时间阖眼,但其内在韵律仍然受到SCN的管辖;因此,身体内在的功能仍然在夜里「睡着」。美国俄勒岗健康科学大学的陆伊说:「你可以随自己的意思早一点或晚一点上床睡觉,但你可不能随意就让褪黑激素早一点或晚一点分泌;皮质醇及体温的变化也一样。」

在此同时,这些人的饮食及运动习惯,也可能将他们身体周边的时钟给重新设定,其相位与睡–醒周期或光暗周期完全不同。由于同时间内身体里有那么多不同的时区并存,也难怪从事轮班制工作的人较常出现心脏病、抱怨胃肠道不适,还有想当然耳,睡眠障碍的病例。

四时皆宜的时钟

飞越时区造成时差及从事轮班制工作,是在短时间把内在日变时钟与外界光暗周期或睡–醒周期的相位搅乱的特殊情况;但同样的情事可能在每年季节变换时都会发生,只不过没那么突然罢了。研究显示,虽然人们就寝的时间会有所变动,但早晨起床的时间一年到头却相当固定;通常是受到他们的狗、小孩、父母或是事业所逼。许多生活在纬度较高地区的人,到了冬季会在天亮前2~3小时起床。因此,他们的睡–醒周期与他们从太阳光得来的讯号,就差了好几个时区。

白昼的长度与日常生活的不协调,可能造成一种称为「季节性情绪失常」(SAD)的症候群。单是美国一地,每年从10月到3月之间,每20位成年人当中就可能有一位罹患SAD,出现体重增加、冷漠及疲倦等抑郁的症状。住在北方的人出现这种情况,要比住南方的人常见10倍。虽然SAD是季节性出现的毛病,但某些专家怀疑,这其实是日变周期出了问题。陆伊的实验显示,SAD病人在冬天如果能睡到天亮才起身,将可脱离抑郁之苦。以他的观点,SAD不尽然是种病症,而是睡–醒周期随着季节韵律而产生的适应。陆伊说:「如果我们能随着季节改变每日的作息时间,可能就不会出现季节性抑郁了。要是我们不能做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问题也随之出现。」

现代社会之所以不怎么重视季节韵律的变化,部分原因是人类属于对季节最不敏感的生物之一。比起其他动物所经验的年度周期变化,好比冬眠、迁徙、蜕毛及交配等,SAD根本不算什么。交配尤其是动物主要的节拍器,所有其他的季节性周期都跟着它走。这些季节性周期可能也受到日变时钟的调节,该时钟具有侦测白天及夜晚长度变化的能力;譬如说,冬季的漫漫长夜经由SCN及松果腺的感知及转换,会延长了褪黑激素的分泌,反之到了夏季,褪黑激素的分泌也就缩短。曼内克说:「仓鼠可以分辨白昼长度为12小时及12小时15分钟的差别,它们的睾丸只有在白昼稍长一点的时候才生长,否则萎缩。」

来自 http://www.sciam.com.tw/read/read...=137&DocNo=218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08-26 08:4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27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