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5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more12 手机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总版主
级别: 总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913 鲜花 x433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大 陆][转贴] [大陆]贵州行 穷山恶水里的希望工程


这些小孩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虽然你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你给的机会对他们会造成什么影响。如果你愿意,让我们一起帮助他们吧。(文/邢芬 图/蔡美贤)


穷山恶水出刁民吗?在穷山恶水的贵州西北,我看到的是一群善良的人。

大水乡位于贵州西北,离贵阳有三小时的车程,但离贵阳的繁荣和生活品质却相差三十年。那儿的居民大部份是苗族,彝族及布衣族。去大水乡的游客,从2004年到现在一年的时间里比过去几百年加起来的还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一个志愿支教者(支援教育)徐本禹。

徐本禹的故事自从在网络上发布后引起很大的回响,不但有人捐款,还有人放下一切加入他支教的行列。这个湖北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2003年因为对山区小孩的一句承诺,2年来无怨无悔的在贵州偏僻的小乡村履行他的诺言,而华中农大更为了他破天荒的保留他研究生的资格2年,今年8月他就要去念研究所了。他本人去年也获得「2004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而我的旅程从一封电子邮件开始。

看完同事转发徐本禹支教的故事后心有点痛,虽然照片和文字都让人震撼,可是我无法实际感受身处那样的世界会是何种情况,于是和朋友商量着趁中国五一假期去实际体验。联络上了徐本禹,我们于4.29出发到了贵阳,小徐请了朋友小李,一位也是受他感动的贵阳人来接我们,住进饭店后我们等着小徐一起到大水乡。

2005.5.1早上我们在饭店里等小徐,他一进门坐在椅子上就脱下脚上的凉鞋抓脚底扳,还一面说「脚气真难受,痒得不得了」。我们看了直笑,这个23岁的年轻人直率的不顾形象,他现在可是全国知名人士啊。趁着假期到大水乡的还有几个广州来的、在日本念书的沈阳女生、辞掉工作出来旅游的河南女生、来自南京的女生、我们二位台湾来的在上海工作的女生,特别的是一位杭州的17岁高中辍学小女生,她在网上看到小徐的故事后就买了一张到贵阳的火车票,说要到小徐支教的小学支教,上了火车才打电话给爸妈。还好假期结束后小徐把她劝回家了。

下了高速公路进入大水乡的是崎岖的石头路,一颠一颠的前进,好几次听到石头刮过底盘的声音,让我们对小李很不好意思,有时遇到路况实在太差只能下车步行,减轻重量,免得人到了车也差不多了,当再次看到柏油路面时小李告诉我们乡政府到了,因为只有乡政府前面那一截铺有柏油。

我们是到这里的第一批台湾人。

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

从乡政府走了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到了大石小学,学生正在上课,朗朗的读书声听起来特别悦耳,我们寻声找到了教室,两间相邻用帆布搭着,另外的学生在旧楼上课,其实说楼也不过是1943年国民党时期盖的一栋二层木板房,窗户用木板和木条围着,屋顶破的地方用硬纸板遮着,我不敢想像冬天的寒风如何切刮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和小小的身躯。还好因为小徐的影响力,各地捐款重新盖校舍,大概新学期开始学生就可以使用新的水泥教室了,真想看看他们脸上兴奋的表情,我们建议校长千万不要拆掉旧楼,应该要保留做一个见证。(图/左为1943年盖的教室;右为临时盖的校舍,几根木头外披帆布。)




在这儿支教的除了小徐还有二位志愿支教者,也是看了小徐的故事被感动来的。小陈老师来自从广东,之前支教过六年,这次打算在大石小学支教一年;另一位小王老师从山东来,大二因为看了小徐的故事决定休学一年来支教。我们在旧楼楼上透过坍塌的楼板看小王老师用浓浓的山东腔上语文课,真怀疑学生们久了会不会也是一口山东腔。每个人大声的朗读课文,遇到老师问问题也都争先的喊「叫我,叫我」。(图/小陈老师正在教五年级生语文课。)

老师的房间里放着一台电视一台电脑,是远距教学用的,这是中国去年开展的项目之一,希望透过远距教学让偏远地区的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不过这儿没有宽带,远距教学目前显然使不上力。




中午休息时间到了,学生都在空地上玩耍,我问小陈老师学生是不是要回家吃中饭。小陈老师告诉我学生中午是没饭吃的,马铃薯(中国称土豆)收成的季节家长会给小孩带一些炸土豆,土豆吃完了就都没了,家境稍稍好一点小孩会到小店买一些小吃(小吃店根本没啥东西卖)。有一次一个山东来的先生看到学生中午没东西吃很难过,到镇上请人做了馒头第二天背进去。我问学生中午不吃受得了吗?小陈老师说学生习惯了,顶多个子小一些。听了小陈老师的话我知道不单会是个头小的问题,对智力发展也有很大影响的,但我除了沉默不知道要说什么。(图/大石小学六年级学生,下课时间。)





这儿主要作物是土豆和玉米,但玉米是那种粗食的,她刚来不适应,有一次吃了玉米两天胀气的难受。我看到家家都有养鸡啊,但小陈老师说那些鸡是要留着生鸡蛋好卖钱来买油盐的。说着说着一个老太太拿了一只公鸡要送给徐老师,因为她在路上听人说有客人要吃鸡,就是我们啦,所以送一只来,(其实我们不是一定要吃鸡,问题是那里什么都没有卖,只能从农家买鸡),我们听了惶恐不已,怎么也要付钱,老太太比我们还惶恐,怎么也不收钱,几翻推来推去老太太丢下钱跑了回家,后来买鸡的回来了,我们把老太太的鸡还了回去。(图/小徐把老太太的公鸡送回去。)

小陈老师上课的五年级最后十分钟让我自我介绍,学生们都很害羞,每个人都头低低的,和我在教室外感觉的完全不同,我画台湾的地理位置图,没人知道,也没人认识或听说过任何来自台湾的人。我说很好,那他们认识的第一个台湾人是我。

大水乡篟脚小学──比大石还要穷

篟脚小学离大石小学还有一小时的山路。2004年7月小李在网上看了徐本禹的帖子后夜不成眠,第二天一早就开车到大石村找小徐去了,熟识了以后小徐告诉他如果有心要帮忙到篟脚小学看看,那儿比大石还要穷。

我们到的时候学生已经下课了。一群人围上来告诉小李篟脚希望小学的工程进度,地基打的如何,教室在哪儿,办公室在哪儿,前面的梧桐树要不要砍等等。第二天就是篟脚小学奠基典礼,他们得讨论一下。我们受邀参加典礼,不过得自己从乡镇府走去。


我们看到一间用土堆起来的小房子,只有一扇门一个小窗(其实就是一个洞),居然是间教室,学校老师说夏天天色较亮,教室里不开灯,只有冬天才开,我说即使夏天教室里面也很昏暗啊,老师很不好意思低下了头。另一边有三间教室,有一间坍塌的不能用了,另外二间的墙一半用木板,一半用塑胶布围着,我不知道那要挡什么,风吗?雨吗?其实破的什么都档不住,教室地板和外面一样是黄土,高高低低的,桌子和椅子就是木板条,只不过桌子高些宽些,前面的黑板坑坑疤疤,根本看不清写上去的字。(图/篟脚小学现在的教室。)

我问一些小朋友长大以后要干嘛?他们说要到外面打工赚钱。一些小孩在这么热的天里还穿着毛衣,因为没有可以替换的衣服,有些小朋友的衣服不是过大就是过小,唯一相同的就是都脏兮兮的。大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个中年人鞋子破的露出了四只脚指头。学校老师请我们喝井水,还直说抱歉村里穷没有什么东西招待,我们直夸井水甜美,人很热情。

第二天出发到篟脚,太阳高高挂在天上,三个小时的路走的汗流浃背、精疲力尽。中午我们在校长家吃饭,小小的桌子摆的满满的,有菜有肉还有蛋,入座的只有我们客人,校长在旁边喝酒,其他人盛了饭就出去了,也不见他们回来夹菜,校长的家人说吃过了,怎么也不肯坐下,我相信他们都没吃饭。也许他们过年都不见得有这样的饭菜可吃,这顿饭吃的我们很不好意思,但我们真的好饿。

篟脚小学目前有学生160人,小李说他开始关注之前只有100人左右,因为有人捐款才让一些失学的孩子可以上学,但还有很多小孩没钱念书。我问他念书要花多少钱,他告诉我一学期人民币80,一年160,加上其他杂费,200元就可以供一个小孩上一年的学。这儿人均产量以玉米计算约有340斤(2斤等于1公斤),个人要吃掉300斤,余下40斤可以卖钱,每斤卖0.8元,可收入32元,然而这钱要拿来买油盐酱醋茶,算了,就别喝茶了。再加上卖鸡蛋的钱,其实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了,更别谈供养小孩念书,加上村人知识教育程度不高,超生比例却高,家家户户更穷了。



我问学校老师当地农民有没有试过其他适合当地土壤又经济价值高些的农作物?张老师说前些年栽种过烟叶,价钱不错,但后来不知何种原因政府停止收购,以后就没有人敢再种烟叶了。当地老师的工资每月人民币110元,但不保证每个月都有,篟脚希望小学盖好后,小李希望有能力让老师们加点薪。(图/蒨脚小学的奠基典礼,一位贵阳的刘女士捐了五万人民币,所以以她的公司「力力」为前置名。)

篟脚小学目前没有支教者,大概是因为没地方住,没自来水,不能上网,连电都不一定常有,用水也要自己挑。也许等希望小学建好后会有人愿意来支教。小李问我们有没有兴趣支教一段时间,我们不敢回答。

后记

在大水乡我们住的是乡政府安排的民宿,其实我们带有睡袋,本来想借宿在小徐支教的村子,可是小李并不建议我们这么做,也许是因为家家户户都是家徒四壁,连一个像样的地方打地铺都不行吧。我们必须走回镇上住宿。


目前大水乡有志愿支教者十七名。志愿支教者和派遣的支教者不同,他们没有政府给的生活津贴,所有费用都要自己负担。小陈老师和小王老师都预计支教一年,其他的志愿支教者也是一样。他们也需要生活,需要充实。(图/正在兴建中的大石希望小学。)

篟脚希望小学是小李筹建的第一个希望小学,他希望这辈子可以建五十所,藉由大家的爱心和赞助让失学的的小孩可以回到学校。有人建议他去贵州东南的从江看看,情况不会比篟脚好,也许他的第二所希望小学就在那儿。贵州像大石和篟脚的地方还很多。小李告诉我们前阵子有向社会各界募捐衣物,不过小孩子衣服的倒不多。

但建学校要钱,资助失学儿童也要钱。小李没有徐本禹的光环,得不到政府和媒体关爱的眼神及协助。目前只靠着他在网站上的号召和朋友之间互相宣传,他很感激很多人根本不认识他,不了解他,还是把钱捐了出来。他说他会严肃的对待每一笔捐款。但是有些人的捐款并没有持续,那意味着部份儿童将被迫再辍学或不能让更多的儿童上学。

有人说「纵使细微如蝴蝶之鼓翼也能造成千里之外之台风」。

这些小孩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虽然你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你给的机会对他们会造成什么影响。如果你愿意,让我们一起帮助他们吧。

如果您想帮助或有任何意见欢迎和作者联系:
email:Gfenhsing@yahoo.com[/email]
(作者邢芬,台湾人,目前在中国工作)


徐本禹的故事:http://article.tianyaclub.com/2004/20040907001.htm
小李的网站:http://pbbs.tom.com/forum/view_thread.php?forumid=38&threadid=68074&page=1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07-14 03:4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52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