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健康] 定期檢查 驗不出癌?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醫師劉明松因肝癌病逝,距發病時間僅三周,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指出,這類病例非常少見,國內肝癌奪命,主要還是因為未定期追蹤,或檢查項目不完整所致。
許金川說,從臨床上推測,劉明松的例子有幾種可能原因,首先是醫學上所謂瀰漫型肝癌,由於不易診斷,半年前檢查時可能還無異樣,短時間內卻有很多細胞突然變成癌細胞,就像成串的葡萄同時成熟。一旦肝癌長在門靜脈時,也很容易蔓延、竄出,許金川說,醫學至今對這種情況仍拿不出有效辦法。
許金川提醒,上述兩種情況都不常見,民眾不要太過恐慌。他說,國人死於肝癌者,多數是因為沒定期追蹤檢查,或者雖然做了檢查,檢查項目卻不完整,有些人只做肝功能檢查,卻不做超音波或驗甲型胎兒蛋白,而且許多人都誤解,肝功能正常並不代表肝臟就正常。
許金川說,肝臟是沒有神經的,長了肝癌也沒感覺,不像感冒會打噴涕、咳嗽,「由於肝臟結構特殊,就算四分之三的肝都被癌細胞侵吞了,只要有四分之一的肝正常,就能維持正常運作」。至於民眾該如何及早發現、治療?許金川建議,有B、C肝帶原的民眾每年至少要做一次超音波,還要驗血、胎兒蛋白及做肝功能檢查。
至於在沒打疫苗的情況下,沒有B肝帶原卻出現抗體的人,也不能掉以輕心,每年約有三、四百人是因此送命。
許金川還建議做超音波時,最好還是找肝膽腸胃專科醫師,畢竟超音波的判讀需要累積相當經驗和技巧,否則難保不會出現誤診的情況,尤其是肝硬化及脂肪肝患者,超音波的判讀更為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