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26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bao456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鲜花 x135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健康] 垂死病人最后彩笔 艺术治疗抚慰人心
http://tw.news.yahoo.com/...1yywn.html      

莫淑兰和郭育诚是 艺术工作家在台湾从事艺术治疗的拓荒者,两人在安宁 病房陪垂死病人画图,分享心灵之美;八年来的经验证 明艺术治疗抚慰人心,是有待推广及认证的新观念。

这对夫妻档都是画家,本身就爱绘画,除了在米兰 专攻绘画研究,也研修心理学、视觉心理学、病态心理 学等课程,他们所选择从事的艺术治疗,在先进国家已 有四、五十年历史,已有证照,台湾则不但未成气候, 而且多半是心理师选修艺术学分跨行艺术治疗。

八年来,莫淑兰和郭育成在台大医院、台北荣民总 医院、三军总医院的安宁病房,为末期病患进行美术疗 育,大多数病人的画技都停留在十岁,透过画画,宣泄 愤怒不满,转移对病痛的注意,流露对人世的依依不舍 ,或是最终的愿望,每一幅涂鸭之作都有独特个性。

曾有位郑先生幼年时离开父母,青壮年混迹帮派, 到了癌末时,他以满纸蓝色表示自己是江湖男儿,对母亲的怨恨则表现于画面的尖锐红心,然而艺术治疗融化 铁石心肠,他画着温暖的红心并写着「妈妈我爱你」,在完成送毛衣给母亲的遗愿后,死前他在纸上剪了圆洞,写着「来」、「去」,归于平静圆满,一切是空。

一位黄婆婆在刚住进安宁病房时,镇日愁眉苦脸, 直瞪着天花板,直到她学会撕画技巧,片片彩纸化为纸 上果园、田园,笑容重新浮在嘴角,眼睛也因喜悦而发 亮,家人才发现卖了一辈子水果的黄婆婆被埋没已久的 天赋和巧手。

另一位四十多岁的清洁妇,她一直觉得处处不如人 而自卑得不敢提起画笔,直到莫淑兰和郭育诚劝她把扫 地看成用画笔美化大地,她才提起笔来,用力地用画出 疾病及药物造成的身体不适,医师从她的笔触可以知道她痒得很厉害,但因为画画,她暂时忘了剧痒。

还有位妈妈死前画出想去海边的愿望,儿子特地向 部队请假,赶回来画了张拥着妈妈去看海的画,尽最后 的孝道;还有一名学生在病痛时,画着高山下,他是个浮在空中双脚不着地的人,后来他升华了痛苦,他把自己画成一步一脚印登上高峰的人,看得家人悲喜交集。

艺术为受苦的心灵找到出口,留下的作品则成为永 恒的纪念,对莫淑兰和郭育诚来说,艺术治疗的成就感在于分享末期病人在灵性深处奔放出来的心灵图案;但 也不可否认,每天看着生离死别,他们也需要彼此治疗,为每位末期病人的故事画上句点,带着祝福看着病人 留下的作品,更加珍惜把握当下。

目前仅有少数安宁病房有专业的美术疗育师,但是没有认证制度,医院只能以研究经费补贴莫淑兰和郭育成进行美术疗育,去年,台湾艺术治疗学会成立,将感性的艺术与理性的医学结合,台湾已开始起步。

【中央社 】

其实身心是会互相影响的,同样的病,若是在心理特质不同的人身上,治愈率和治愈时间一定大大不同,所以心理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啰,祝福大家身心都健康啦
表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台湾索尼 | Posted:2005-06-19 15:5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46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