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86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飞ㄚ飞ㄚ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帐号封锁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音响教学]家庭电影院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与作法
最近我看到一份日本投影机大厂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针对该厂购买投影机做为家庭电影院用途的用家做统计,其中有两项数据很值得参考:其一,「初次」购买投影机的消费者年龄在30岁以上者占总数73%以上,其中又以30至40岁所占比例最大(25%以上);其二,已婚的买家将投影机装在客厅的比例远高于房间,单身的人则将投影机装在房间的比例较高。

从第一项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家庭电影院的玩家必需要有相当程度的经济能力,年龄层比一般人预想得要高一些,但是以三十岁以上年龄层的消费者来说,在习惯上和同好之间互动并不频繁,这一类的消费者尽管有着较强的购买能力,但还是有必要要了解家庭剧院组成的基本因素与观念,让每一分钱都花的有价值。

再来以第二项数据和必一项数据作比对,我们可以理解家庭电影院的「主战场」多半是在客厅,因此在规划上所需注意的细节(包括空间处理、器材选用等等的问题)比使用独立的房间当视听室要复杂许多。

以下,我就为您简略说明家庭电影院的规划重点与空间处理基本概念与作法。

以Video为中心的规划

家庭电影院的设计与规划,着重在于影像与声音的结合,讲得更确实一点是以「影像为中心、音效作辅助」。

然而以目前我所看到的许多例子来看,很显然地在影像系统方面的规划常常是不合格的,其中最常见到的错误就是「画面不够大」,明明在DVD影片中是一只狮子,音响系统也能表现出足够的震撼力,偏偏画面上看到的却只有一只猫的大小,这样怎么会有临场感呢?问题是多大的画面才够大?越大越好吗?50吋、100吋还是200吋才合格?这些在以往我发表的文章中已经说明过,画面临场感是由涵盖视角的大小来做决定,而决定视角涵盖大小的则有两个因素,画面大小只是其中之一,另外则是观赏的距离。

我以蛋糕为例:一个蛋糕在十公尺以外看起来很小,但是如果有人拿它砸到您的脸上,在蛋糕即将砸到脸上的一瞬间,蛋糕看起来很大!OK,蛋糕的大小是一样的,但由于距离的缩减,而使它「看起来比较大」,这就是因距离缩减而使视角涵盖较大所造成的。我不想在这里讲太多的理论,还是实际一点告诉各位距离与画面的配合,我自己计算了以下两组「魔术数字」供各位使用,其他媒体如要引用,请征求本人同意:
一﹑欲使用画面比例4:3的显示器材或银幕,魔术数字为3.338与5.563。

二﹑欲使用画面比例16:9的显示器材或银幕,魔术数字为3.734与6.223。

使用方法如下:

<范例一>使用55吋4:3内投影电视机
最短收视距离为:55×3.338=183.59(公分)
最长收视距离为:55×5.563=305.965(公分)

上述两计算数据之间,则为最理想的收视距离范围。

<范例二>使用50吋宽萤幕电浆电视(画面比例16:9)
最短收视距离为:50×3.734=186.7(公分)
最长收视距离为:50×6.223=311.15(公分)

上述两数据之间,则为最理想的收视距离范围。

<范例三>观赏者坐下时眼睛与「预计摆放银(萤)幕画面」的直线距离为330公分,欲购买4:3的显示器材。
显示器材之最大尺寸为330÷3.338=97.63(吋)
最小尺寸为:330÷5.563=59.32(吋)
得到了上述计算的数据,您就知道投影机的银幕该怎么买了,介于59.32吋至97.63吋之间的4:3银幕都可以,像是60吋、80吋都可以买,100吋也还可以用,不过投影机的解析度要够高才行。

选择较小的尺寸,长时间观赏较不易疲劳,也比较适合用于解析度较低的入门级投影机(较不容易暴露解析度较低的缺点);相反地,银幕尺寸越大则临场感越好,两者之间该如何取舍就看您自己了,您也可以取两数据之间的中间值。

<范例四>条件同<范例三>,距离为330公分,欲购买16:9的显示器材。
画面之最大尺寸为330÷3.734=88.377(吋)
最小尺寸为:330÷6.223=53.029(吋)
从以上两组计算出来的数据,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与预算来作选择,若考虑到使用的便利性,可选用直视型显示器材,如50吋以上的电浆电视与宽萤幕背投影电视机,欲选用宽银幕投影机的用户,则可搭配60吋至90吋的16:9银幕。
在此我还要补充说明,台湾目前市面上可供选购的16:9银幕种类很少,而且价格比较贵,倘若买不到或是超出预算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用4:3银幕来代用,如果是下拉式的银幕,在安装时可以装低一些,使用时则不必把银幕全部放下来,仅使用银幕靠下缘光域的73%(约为原4:3银幕显示部分靠下方四分之三的部分)。而16:9显示光域换算成4:3银幕的尺寸,只需要乘以1.116即可。

例如上述算出的「画面最大尺寸」为88.377吋,则换用4:3银幕则变成:88.377×1.116=98.62吋,可以用最接近的规格也就是100吋的4:3银幕;最小尺寸53.029×1.116=59.18吋,可选用60吋的4:3银幕。而介于两数据之间的银幕也都可以使用(如70、80、90吋),就看您视听的空间可以装多大的银幕了。

看完以上的试算例,您也可以自己试着计算看看,您如果自己试算过就可以发现以上的范围订得颇为严苛。以36吋宽萤幕电视机来说,可视光域的尺寸约为34吋,建议最长收视距离仅仅只有211.58公分,我想大部分使用传统电视机的用户收视距离通常都会超出这个数字,然而您不要忘了,即使我们建构的是「家庭」电影院,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如同真正电影院一般的临场感,若是画面涵盖视角不够广是绝对不合格的。

在此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光是有一套完整的影像器材和环绕音响器材,条件还不足以被称为家庭电影院,要是画面不够大,仅仅只强调音响系统的部分,则音像的规模大于影像的规模,根本不可能达到「影音结合」的境界,那样的系统不够资格被称为家庭电影院,只能说是「影像系统+音响系统」而已。

喇叭靠「边」摆,墙面要吸音

若是拿家庭电影院和「纯音响」系统的娱乐性来相比,家庭电影院多半是与家人共赏,称得上是「全家人的娱乐」,而纯音响系统则是比较偏向于个人化的嗜好。

由于家庭电影院所使用的空间环境通常是客厅,因此在系统的规划上所要考虑的条件非常多,这些条件包括了空间与器材两个部分,前者包括了视听空间的大小、格局、使用区域、动线、遮光、照明、吸音、隔音、装潢风格与家具摆设等等,在器材部分则必需依照空间条件作整体的搭配,限于篇幅,在此不能作完整的说明,在此我仅讲解家庭电影院系统空间吸音处理的部分。

以玩家为核心的设计,往往只求影音系统的效果,而忽略了空间的生活机能。比如像是把左右声道喇叭的摆位远离墙面,这样的作法在独立的视听空间还行得通,但是在客厅则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走动。

不知道您是否想过:为何把喇叭拉出来听会比较好?我想大部分的玩家都会回答:因为音像听起来比较清晰、前方音场比较深啊!我们把这个答案反过来思考,为什么喇叭贴墙摆音像会比较不清晰?前方音场会比较浅?造成这样的现象其实是因为喇叭的中、高音绕射所造成的,绕射的声波撞击到喇叭后方的墙面上,反射回来就相当于是另一个发声的「虚音源」,对音源(也就是喇叭发出的直接音)造成干扰,当喇叭背部远离墙面的时候,由于距离增长,使得绕射波反射回来的能量较弱,干扰成分降低的结果使得音像听起来比较清晰,既然我们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当然可以解决喇叭贴墙的绕射问题,所使用的手法就是吸音,由于我们所要吸收的频段是在中高音的部分,因此使用的软性的吸音材料,为了顾及装潢的美观,我不建议您直接拿吸音棉贴在墙面上,您可以请装潢师傅帮您作吸音板,制作方式如下:取0.5至1公分厚度的合板作底,将吸音材料(例如玻璃纤维棉或其他材质的吸音棉)均匀地平铺在合板上,并稍作固定,厚度约5公分,最后再找与您室内装潢可以配合的布料(最好是可以防火的材料),把吸音棉所在的那一面和合板一起包起来,这样就做好一块吸音板了,吸音板的面积越大越好。如此一来,即使是喇叭紧贴着墙面(吸音板),前方音像的定位与音场的深度都可以让玩家们满意。

以上所述,仅就中、高音的部分作吸音处理,然而我们不可忽略的是当喇叭紧靠背墙的时候,低频的最下段也会被加强(约6dB),然而低频是很难被吸收的,多出来的低频会使得低音显得浑浊而丧失解析度,制作「低频陷阱」需要专业知识,既占空间又费事,只有录音室和超级玩家才办得到,因此若要采用这种摆位方式,除了应避免选用低音反射孔在喇叭后方的制品之外,主动式超低音喇叭也是必要的配备。

在这里我所说的必要性并不是以往常提的「替扩大机省力」或是「得到更好的低频延伸与能量」,而是因为在使用了主动式超低音喇叭之后,可将100Hz以下(THX系统则是在80Hz以下)完全交给超低音来发声,如此一来尽管喇叭贴墙也不会造成低频加强的副作用。现在低频的烫手山芋已经交给了超低音,万一超低音喇叭也想贴墙摆怎么办?好在现在已经有一些主动式超低音是针对这种需求所设计,当这类制品贴墙摆的时候反倒是频率响应最佳的状态(离墙反而不行!),用家可以选这种类型的制品,另外还有极少数的超低音拥有等化(EQ)的功能,这类产品对空间的适应性更佳。

前面只说完了视听空间前方墙面的处理原则,在侧墙与后墙的处理手法,则是以环绕喇叭的数量与发声方式来决定。以视听空间的「主要聆听位置」为界,座位之前称为「前半场」,座位之后称为「后半场」。前半场的处理仍是以吸音为主,所要吸收的是侧墙与地板、天花板的一次反射音,主要的目的是再减少一次反射音所造成之「虚音像」的强度,在侧墙的部分可采取前述吸音板的作法,如果嫌吸音板太多有碍观瞻,亦可以采用重点吸音的方式。
「重点」在哪里,您可以找人帮忙,请他拿一面镜子平贴在右侧墙上,往视听位置的前后、上下移动,直到您在座位上可以从镜子中看到喇叭的高音单体,此时镜子所在的位置,即是要作重点吸音的部位,左侧墙亦是采取相同的方式。若是在半开放空间,一边有侧墙、一边没有侧墙的状况,则「有墙」的那一边墙面上要作较重的吸音,如此聆听时音场左右两边的声音密度感才会比较接近。在重点吸音以外的部分,我建议用家使用壁布之类轻度吸音的材质就可以了。

在地板的部分,若是原先没有铺地毯,我仍是建议在座位与前方三声道喇叭之间的地面摆一块厚地毯,这可以解决许多因为地板反射所造成中高音混乱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减低地板反光对银幕画面的负面影响。

最后在说明「后半场」墙面处理的部分。在Dolby

Pro-Logic与5.1声道(现在仍是主流)的时代,都只使用一对环绕喇叭,不管使用的是单面发声还是双面发声的喇叭,都需要藉助后半场墙面的反射与扩散来营造包围感,因此后半场的墙面并不需造刻意作吸音,但可以贴一些扩散板。若您使用的是等级更高的7.1声道系统,环绕喇叭的数量够多,四支环绕喇叭用直接音就足够把后半场给包围起来了,并不需要利用墙面作扩散,此时我们要加强的是后方音像的精准描绘,在实际的作法上则是在环绕喇叭相近高度的侧墙与后墙墙面上作中度的吸音。



逃避~不一定躲的过 面对~不一定最难受 孤单~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不一定能长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局域网对方和您在同一内部网 | Posted:2005-03-25 02:3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214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