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最重要的成分其實就是「水」,大約是由95%的水、5%的蛋白質所組成。台大營養師鄭千惠指出,有些人信奉坐月子不能碰水,但西醫主張產後要多喝水,才能促進新陳代謝,更是發乳的首要之務;建議每天額外補充2~3千西西的水,除了開水,豆漿、煲湯等湯湯水水都有幫助。
多補充水分可增加奶量,但熱量足夠才能提升品質;哺乳的產婦每日攝取的熱量要比平時增加5百大卡,如體重50公斤的婦女,原本每日攝取1千5百大卡,產後即應增至2千大卡。台北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蔡一賢說,傳統坐月子的麻油雞、鮮魚湯等,富含熱量、蛋白質,確實可「發奶」;此外,維他命A、B、D、E、K、C、菸鹼酸等,也是分泌乳汁所需的營養素,深綠、深黃蔬果如番茄、紅蘿蔔、青江菜,糙米、瘦肉、蛋、胚芽米、豆類、酵母、牛奶、花生等,也是增進乳汁不可或缺的菜單。
鄭千惠說,餵母奶每天可以多消耗4百到6百大卡的熱量,所以媽媽千萬別刻意節食、不敢吃,除了米飯、蔬菜外,也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取,最好有一半以上的食物是動物性蛋白質。蔡一賢說,小寶寶4個月大以前,需要大量的鐵、鈣,媽媽可以多吃起司、牛肉、葡萄乾、小魚乾、牛奶等。
吃對食物,奶水不見得能變很多;但若吃錯東西,退奶卻可能很快。台大婦產科醫師徐明洸說,產婦製造母乳是靠多巴胺刺激大腦中樞神經、命令乳汁分泌,而多巴胺要刺激其增加分泌很困難、但要抑制它就很容易,所以食物對於泌乳的效果,往往是退奶比發奶明顯;吃了再多的花生豬腳、木瓜魚湯,也許對發奶只有一點點幫助,但若吃了有退奶效果的食物,很快就沒奶了。
傳統認為退奶的食物,包括韭菜、麥芽水、人參等。徐明洸指出,目前發奶或退奶的食物,其實都沒有研究證實,但食物對於乳汁分泌的影響,可能會起「心理作用」,辛苦生下孩子的產婦,如果吃些特別又營養的食物,或許心理感覺有點「補償」,對於哺乳也會較有信心。
所以,產婦不僅要吃些好料,更重要的是,得保持心情愉快。鄭千惠說,國外研究發現,泌乳情況的好壞,心理因素佔了很重的部分,媽媽若能放輕鬆、相信奶水會來,泌乳真的就比較順暢了呢!【2005/03/09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