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52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MIYAN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养身] 民俗疗法 中医灸法 保健防病
张维新(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生)灸法是中国古老医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的作用非常广泛,能温散寒邪、疏风解表、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申阳举陷、消瘀散结、拔毒泄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

★艾炷灸和艾条最常用

灸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一般可分艾灸和非艾灸两大类。临床上艾炷灸和艾条最常用,是灸法的主要部分。

艾炷灸是最常用的艾灸法,将艾绒制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型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艾灸直接放在皮肤上烧灼的称为「直接灸」,又根据灼烧的程度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艾炷灸的另一种方式是不直接把艾炷放在皮肤上的「间接灸」,透过药物隔开施灸,常用的是将艾炷放在姜片、蒜片、食盐、药饼等物上施灸,又叫「隔物灸」。常用的灸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等。

艾条灸是将特制的艾条在穴位上薰灸或灼烫的方法。如在艾绒上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药艾条施灸,称为药调灸。一般都使用温和灸和雀啄灸两种手法。

温和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公分进行薰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雀啄灸则是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距离并不固定,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移动。

★施灸时 应注意事项

在使用灸法时,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

就施灸部位来看,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背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此外应更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而生不良后果。

在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症,应慎用灸法。对于妇女的腹部及腰抵部也不宜施灸。施灸时更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因烟尘过浓,污染空气而伤害人体。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3-05 08:4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94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