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
http://audioart.au...com.tw/劉漢盛
小功率、小喇叭、小空間,卻妄想得到飽滿的音像與寬廣的音場、低頻與中頻的量感也很豐富?想騙誰!如果真能這樣,那麼大功率、大喇叭、大空間起不是都白搭了?
如果您照我的方法做,我保証您一定可以在小空間內,利用小功率擴大機與小喇叭來得到中頻與低頻都很飽滿的聲音,而且,高頻也不會刺耳。總體來說,那將會是一種中、低頻飽滿、高頻清楚而不刺耳、音像、定位歷歷在目、整體平衡性相當好的聲音。
軟調空間加喇叭擺位就可以
或許有人會開始懷疑,我劉某人不知道又要玩弄什麼把戲?是否要我們花大錢整治空間、更換昂貴的器材,否則怎麼能夠得到那麼好的聲音。我像您保証,您不須要更換器材,也不須要花大錢就能夠得到我所說的效果。您所要做的就是復習我以前所講過的「軟調空間」以及「喇叭擺位八法」。然後,再花一點點小錢就大功告成。
先說這一點點小錢是多少,要怎麼花?這一點點小錢我估計在5萬元台幣以下(以五坪小空間來算)。花在哪裡?花在請木工師父將房間的四面牆壁釘上石膏板或希酸鈣板。為什麼要釘石膏板或希酸鈣板?因為在四面水泥牆上再釘一層石膏板或希酸鈣板之後,會讓您的空間由硬調子變為軟調子。而軟調子空間是讓聲音好聽的第一步。
五萬元轉換軟調空間就夠了
請木工師父釘板子要多少錢呢?以目前的行情而論,釘石膏板一尺寬約800元台幣(高度都是固定8尺來算),釘希酸鈣板比較貴,一尺約1,100-1,200元台幣。這二種板有什麼不同呢?石膏板怕潮,希酸鈣板不怕。二者都是防火材料。那種板對聲音比較好?老實說,我只用過石膏板,所以無法給您答案。我想,如果府上不是淹水區,您用石膏板就可以了。
石膏板要怎麼釘?很簡單,木工師父會先在水泥牆上以角材釘框,然後再覆上石膏板。要注意的是石膏板與水泥牆之間的空隙要鋪比較重磅的玻璃纖維棉。鋪上玻璃纖維棉的用意是要吸收空腔裡的振動聲波,您不必塞得滿滿的,只要鬆鬆的鋪上一層就可以。
四面牆應該至少一面會有窗,一面會有門。反正在釘石膏板時就是避開門、窗去釘就是了,木工師父會幫您釘的很美觀才對。釘完之後,看您喜歡什麼顏色,再請油漆工或木工師父代勞上漆,這樣就大功告成了。當然,如果您預算足夠,最好是將窗子加強,再做一層鋁窗以隔絕噪音,甚至換過隔音效果比較好的氣密窗也行。要知道,戶外噪音強度如果能夠降低10分貝,勝過將100瓦擴大機換成1,000瓦。
就這麼簡單,我們就可以將原本硬調子的空間轉變成軟調子。至於天花板與地板,就暫時維持原狀,不必去管他。當然,如果您願意照「劉氏好聲歌」去做,那將會更好。不過,這可不在5萬元台幣預算之內。
長邊擺法加近音場正三角形擺法
軟調空間轉換達成,接著我們要復習「喇叭擺位八法」。這次,我們要用的是近音場的「正三角形擺位法」。首先我要說明正三角形擺法的好處。通常,我們會用正三角形擺法,就是想避開空間因素的影響,以及想要靠近喇叭,節省擴大機的功率這二個原因。先說避開空間因素的影響。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房間中都會有駐波,小空間尤然,而要消除駐波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者,小空間中從二側牆反射過來的反射音既多且強,這會產生定位飄移以及聲音刺耳的副作用。如果我們把喇叭往房間中央擺,讓二支喇叭遠離側牆(請考慮長邊擺法加上正三角形擺法),這樣一來側牆的反射音就會大量減少。
再來說到節省功率。您知道嗎?如果我們想要讓聲音聽起來一倍大聲,那麼我們擴大機的輸出功率就要大十倍才行。一部50瓦的擴大機與500瓦的擴大機價差有多少?還有,聲音的強度是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想想看,如果我們能夠更接近喇叭來聽音樂,那麼,我們豈不是可以用比較小的擴大機聽到一樣強而有力的聲音強度(跟比較遠距,更大功率相比)。
不必擔心,音場既實體且寬廣
在此,讀者們或許會有一個疑慮:聆聽位置距離喇叭那麼近,耳朵所聽到的豈不都是二個喇叭分開來的聲音?絕對不會,您所聽到的將會是喇叭消失無蹤,整個音場在喇叭後面再生的聲音。不過,在此我要請讀者們特別注意:所謂正三角形擺法並不是要您一定將聆聽位置與喇叭擺成正三角形,而是以正三角形為出發點去擺,通常我會傾向聆聽位置離喇叭更近的擺法。換句話說,就是將喇叭擺得更開一些,人離喇叭更近一些,這樣通常可以求得更好的音場。而且,不要擔心音場會小小的。相反的,這種擺法所呈現的音場可能會比您原來的還要大。
就是這麼簡單嗎?花一點小錢讓空間轉變成軟調,然後再以近音場的正三角形擺法擺喇叭,憑這二個動作就可以在小空間裡,用小功率擴大機、小喇叭求得飽滿的中頻與低頻?而且高頻不會刺耳?整體聲音會很平衡?沒錯!甚至您會得到結實龐大、密度比以前還高的音像。至於定位感,無疑將會更好。事實上,我在雜誌社的聆聽室內就只用一對B & W CDM 7喇叭、一部Primare A-20綜合擴大機加一部Sphinx Myth 9 CD唱盤,這樣就得到前面我所說的聲音。
不要當音響冤大頭
長期以來,論壇一直強調聆聽空間以及喇叭擺位的重要性。不過我們也知道許多讀者根本懶得動手去試試看,而寧願花大錢去更換器材或線材。其實我們並不反對您換器材,不過我們認為您應該在換器材之前(之後當然也需要),先試試各種不同的喇叭擺位,它一定會為您帶來不同的聲音。如果喇叭擺位試過,能夠再將自己的硬調空間轉換成軟調(像我所言花小錢就可以做到),這樣聲音一定沒有不好聽的道理。我深信,只要您肯動手去擺喇叭,肯動腦去思考,您的聲音一定會越來越好聽。反之,即使您用了幾百萬的器材,也只是別人背後指指點點的音響冤大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