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励志] 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 奋斗之道 ------黎泉辉 外国人说:「你不能教老狗新玩意。」(You can’t teach old dogs new tricks.)中国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当然人与狗有所不同,但我回想童年时,家里养了一头老狗,爸爸教它新玩意,它也学得很快。我因此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学习的速度非关年龄而于学习的动机,世界上最大的问题,就是经常对自己说没有问题。成功的学习知道,透过学习,可以增加自己成功的机会,学习不再只是「知多一点点」,而是现代人增强竞争力的必修科,是终生迈向成长、成熟及成功之路的必然选择。
前阵子被<明报>邀请写了特约专访十四辑,跟被访谈到其学习的经验,其中不少非常特别,在此与你分享。
八十年代的「单车王子」洪松荫,只有中二程度,但凭毅力与决心,在单车运动得过四百多个奖项。 李海是个孤儿,自小在「保良局」长大,坚的斗志令他可以在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 任伯江博士从口吃小子到传意大师,经历不少人生锻炼,立志,学好普通话时更「陪着普通话睡眠兼生活」。 心理学家梁天明博士,以兼读方式,用十年时间取得博士学位。 九八年十大杰青也是执业药剂师协会会长庞爱兰说:「学习一则是对自己的挑战,二则也是一种激励,令自己与社会同步前进,因为不进则退。」所以她大学毕业以后,从没停止进修。 保险界知名人士陈炎光,因为自小家贫,没钱交学费,所以三年半多,都是爸爸余在家教他念书。在逆境自强之中,终于能在香港大学毕业。 圣安娜饼屋的集团董事总经理黄敏莉,虽然身居要位,但仍完成了一个为行政人员而设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扩阔自己的企业视野。 联语大师杨瑞生,只是中学毕业,但凭自学及工余进修,成为首位监狱翻译官,并当过亚洲电视董事及丽新集团董事兼行政总监。 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科学系的梁博士,对学习有独特的看法。他说:「每一种学问,都有其独特性,科技与人性的整合,只是思想的整合,想得出便做得到。」 以上活生生的例子,令我联想起教育学家史宾沙的一句名言:「教育的伟大目标,并非知识,而是行动。」(The great aim of education is not knowledge but action.)成功的人生不在于得到甚么,而在于克服了多少挑战;成功的人不在乎你是谁,而在乎你要成为怎样的人。学习是追求进步的人的终身承诺。
我们处身「资讯爆炸」的时代,每分每秒都有大量的资讯在生产、复制及传递,要如何自处,相信真的要些策略去配合,才令自己在学海之中,可以安然抵岸。
许多年前,文学家王尔德说过:「我们活在一个就是因为读了太多书而聪明不来的时代。」如果他生于今日,也许会改说:「我们活在一个就是因为知道太多资讯而聪明不起来的时代。」
今天一个小学生所「知道」的,还多于一百年前的成年人。但「知道」与「了解」是两回事,「了解」与「行动」又是两回事,毕竟成功之道,不在乎知,而在乎行。
作家理查伍尔曼着有<资讯焦虑> 一书,对学习的策略有具体的建议。未听他的建议之前,请你以下列的描述,检查自己是否有「资讯焦虑症」。明显症状有:
*总是说你的脚步追不上周遭的变化。 *因为老是读不完堆积如山的期刊而感到不安。 *每当有人提到你从来没有听过的一本书、一位艺术家、一则新闻时,你假装明白地点头。 *有些事你自以为了解却无法解释。 *你因无法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将一辆脚踏车装起来而自怨自艾。 *你为了怕不会操作而拒买一种设备或工具。 *你因为不懂录影机上所有按钮的功能而感沮丧。 *你会购买高科技电子产品是因为你觉得慢慢吸收必能增进科技知识。 *你没有看过<心灵社会>这本书,连书评都看得莫名其妙,却盛赞这本书「很有远见」。 *你明明知道办公室的签到簿根本没有人看,每天上班还是精准对时,分秒必录。 *有些新闻在文化、经济、科学各方面对你的生活都没有影,但你还是会花时间精力去注意。 *填表格时你觉得每一格都非填不可。 *对于不完全了解的资讯会有过激的反应,譬如说你根本不了解道琼斯指数的真正意义,听到指数下滑五百点却会跟着恐惧。 *以为你不懂的事旁边那个人全懂。 *因为恐惧或羞愧而说不出口「我不知道」。 *尤有甚,将不了解的事也称为资讯。
以上各项对笔而言确是当头棒喝,而我相信自己也不是孤独的,不少人的境处也会如是。
好了,且看「解药」如下: 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让一切回到原点,让自己吸收资讯的原则以「兴趣」为依归,以自己真正的需求来解读、权衡、取舍资讯。
我深信成功的学习在于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要活学更要活用;学习成功是自己终身的承诺,生活是个大教室,只要学生预备好,老师就会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