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28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黑暗正義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頭銜:討海人討海人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鮮花 x2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壓力大引起耳鳴 「我不要變成貝多芬…」
【李明蒨/留德鋼琴家、海洋大學講師】

近來學生彈琴躁鬱不安,我問他功課忙嗎?他眉頭微蹙地說,還好,可是最近有件事怪怪的:每到夜深人靜,就聽到耳內傳來「嗯」的聲音,原不以為意,這幾天聲調變得愈來愈高,愈來愈大聲,才就醫治療。

醫師診斷是壓力大引起耳鳴,並且提醒學生,耳鳴時間愈久,會造成重聽,甚至耳聾。學生著急地說:「我不要變成貝多芬。」

聽力,是音樂家的靈魂之窗,失去聽力,對任何一位音樂家都是莫大打擊。樂聖貝多芬在25歲(1795年)感覺到聽力逐漸衰退,脾氣變得暴躁易怒,難以相處。

當貝多芬已經無法清楚聽到自己的彈奏,任意猛烈敲擊琴鍵,抗議命運之神如此開他玩笑,因而使他彈琴方式轉而粗暴、野蠻,這彈奏風格成了典型貝多芬式的彈法。

直到47歲(1817年)貝多芬什麼聲音也聽不見,從此開始完全寂靜的日子,「談話簿」成了他與外界溝通交往的唯一方式。

同樣罹患耳疾的捷克音樂之父史麥塔納,50歲(1874年)時聽覺開始變調,出現幻聽與強烈耳鳴,很快地右耳已聽不到任何聲音,左耳隨之惡化,必須使用助聽器。

這無情的打擊,讓史麥塔納走上孤獨的道路,不僅健康日益敗壞,精神也隨之崩潰。當波西米亞各地為他歡慶60歲誕辰,他的精神已完全喪失,完全無法分辨這些事情。

聯想貝多芬與史麥塔納的遭遇,學生內心壓力更大,醫師建議紓解壓力是降低損傷的最好途徑。

學生的壓力源自準備負笈出國前的音樂發表會,他將平日的休閒娛樂完全擺一旁,每天拚命練琴。我明白地告訴學生,以他所付出的心力與我所看到的成果,不成比例,也就是所謂的「事倍功半」。

目前為止我聽到的是手指技巧熟練,但是音樂內涵有限的彈奏。音樂要成長並非端賴在琴鍵所下的功夫,常常必須離開琴鍵,從事激發靈感,提升聽覺敏銳的活動。

在德國求學期間,曾經觀察過一些音樂家,他們有著共同特性,那就是經常接近大自然,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

他們喜歡漫步在森林,呼吸清新空氣,啜飲一口山泉水,佇立聆聽鳥鳴,瞭望遠方山景,不分作曲家或是演奏家,這是他們補充藝術能量的方式。不難理解為何大部分藝術工作者,喜歡遠離塵囂。

法國作曲家德布西亦曾於1889年某日,漫步在巴黎的布龍尼森林裡,聽見來自遠方的音樂似乎包圍著他,領悟音樂具有的空間感。著手創作「雪上足跡」、「月光」、「牧神的午後」等一連串新風貌作品,印象派音樂就此產生,德布西自此成為一代印象樂派始祖,這是沉浸在大自然中冥想的收穫。

演奏需要靈感,靈感的啟發單靠手指的努力無法達成,需要澄淨的思緒與敏銳的聽覺相輔,樂曲才有再創造的可能,這也是演奏的可貴之處,否則與重複同樣動作的工匠沒什麼兩樣。

而技巧的練習過程確實像鑄鐵工匠,重複著一成不變的動作,來來回回直到鍛鍊好為止。這些重複性的動作往往也是壓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所關連到的包括物理以及心理因素兩方面。

就物理因素而言,經過反覆技巧練習,肌肉易出現緊繃與疲憊狀態,尤其是頸部和肩膀,持續練習,肌肉只有更加緊繃,事倍功半。就心理因素而言,當技巧始終未能完美克服,心裡又氣又著急,影響思緒紊亂,使接續練習成效不彰。

學習效果要好,克服壓力是必修的學門,經常走入大自然進行冥想,沉澱思想,舒緩緊繃的身心,為的是提升感官敏銳度,畢竟敏銳的感官與絕佳藝術表現是密不可分,一旦音樂表現日益精進,彈琴不再只是與壓力抗戰。

我建議學生走進大自然,也推薦學生聆聽「竹舞」。該樂曲創作以數種竹子為材料製成的民族樂器,融合電子合成器的和聲背景或特效,抒發著與竹子一樣的神采,隱喻竹子與自然同在一個脈搏跳動,同在一個音波裡起伏的諧和情韻。

冥想其中,藉由感受大自然的協調性,幫助壓力紓解,讓今後練琴事半而功倍。

【2005/02/17 聯合報】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局域網對方和您在同一內部網 | Posted:2005-02-18 09:0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3944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