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連結:
http://www.cc.nctu.edu.t...ndexh.htm看懂血液檢查報告:
1.血液的成份
白血球為已成熟的細胞,有動力及吞噬細菌的作用;而紅血球之成熟者為無核細胞,其功用為攜於氧氣及
二氧化碳;血小板主要之作用與血凝固有關。
2.血液的一般檢查
檢驗項目 正常值
紅血球計數(RBC) 男性:(4.0~5.5)×1012/L (400~500萬/ul)
女性:(3.5~5.0)×1012/L(350~500萬/ul)
血紅蛋白(Hb) 男性:120~160g/L (12~16g/dl)
女性:110~150g/L (11~15g/dl)
白血球計數(WBC) (4.0~10.0)X109/L 4000~10,000/ul
白血球分類計數
嗜中性帶狀球 3~5%
嗜中性多核球 50~70%
嗜酸素多核球 0.5~5%
嗜鹼性多核球 0~6%
淋巴球 20~35%
單核球 1~8%
血小板計數 (10-30)X109/L (100,000~300,000/ul)
百分率:0.5~1.5%
網織紅血球計數 絕對值:(24~84)X109/L (2.4~8.4萬/ul)
紅血球沈降率(ESR)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出血時間 Duke法:1~3分
IVY法:0.5~6分
凝血時間 玻片法:2~5分
試管法:4~12分
3.數字代表意義
*紅血球計數
減少:常見於各種病因所致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另外還可見於妊娠的中
、後期以及某些老年人。
增加:主要可見於缺氧如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及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的相對性增加和真性紅血球
增多症的絕對增高。
*血紅蛋白:其臨床意義與紅血球減少、增加相同。根據紅蛋白減低的程度可將貧血分為四級,
輕度貧血小於11克/公合;
中度貧血:血紅蛋白小於9克/公合;
重度貧血:血紅蛋白小於6克/公合;
極重度貧血:血紅蛋白小於3克/公合。
*白血球計數
增高:見於
(1)細菌性感染特別是化膿性細菌感染,如膿腫、敗血症、化膿性闌尼炎、膿胸、大葉性肺炎。
(2)身體處於應急狀態時,如急性出血、手術、組織損傷、燒傷。
(3)某些白血病、轉移性癌等疾病。
減少:見於
(1)某些桿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原蟲感染時,如傷寒、瘧疾、流行性感染、麻疹、病毒性肝炎。
(2)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
(3)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如保泰松、阿斯匹林、氯黴素及化學治療藥物使用後等情形。
*白血球分類計數
(1)嗜中性多核球:其增加和減少意義與白血球總數的增減意義相同。
(2)嗜酸性多核球:增加見於過敏反應,熱帶嗜酸性血球增多症、寄生感染、慢性多核球性白血病和慢性嗜
酸性多核球白血病;減少見於傷寒早期、大手術後、大面積燒傷及嚴重傳染病。
(3)嗜鹼性多核球:增加見於慢性多核球性白血病;減少則無臨床意義。
(4)淋巴球:增加見於急性感染,如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結核病、傳染病恢復期,慢性、急性淋
巴球白血球;減少見於接觸放射線和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者。
(5)單核球:增加見於瘧疾、活動性肺結核、單核球白血病、何杰金氏病;減少無臨床意義。
*血小板計數:血小板生理性增加見於餐後、運動後。病理性增加見於真性血小板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
多症、急性失血、溶血;減少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生貧血、急性白血病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脾功能亢進、骨轉移癌。
*網織紅血球計數:是反應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增高見 於溶血性貧血,急性大出血;減低則見於再生
障礙性貧血。
*紅血球沈降率:增加見於結核病、風濕活動、化膿性感染、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心肌
梗塞、嚴重貧血。
*出血時間:延長見於血小板明顯減少、血小板無力症、血小板病、血管性假血友病、嚴重肝腎病病患者、
維生素C缺乏者。
*凝血時間:延長見於重症肝臟疾病、先天性纖維蛋白原缺乏病、阻塞性黃疸、先天性凝血黴原缺乏症、血
漿凝血因子缺乏、應用肝素和雙香豆素治療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