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86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甫1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哈啦][RAM] 「一样都是 DDR5,为什么要挑 CU-DIMM?」Micron Crucial DDR5 CU-DIMM 6400MT



【前言】


最近美光隆重推出 Crucial DDR5 CU-DIMM 记忆体,一样是 DDR5,但是 JEDEC 规范的基本速度就已经高达 6,400 MT/s,此款新规格直接在模组上配备时脉驱动器,也就是 Clock Driver,简称 CKD,我们平常一般用得叫做 U-DIMM,而这样子加入了 CKD 的记忆体我们就叫他 CU-DIMM

为什么好端端的 U-DIMM 要加入 CKD 呢?原因就在于超不上去了,为了能够让记忆体的频率天花板能够再拉得更高,并且降低主机板电路对超频的干扰,所以时脉驱动器很好用,简单来说就是将 CPU 传送过来的讯号,透过 CKD 整体好之后再送到每一颗 DRAM 颗粒,藉此来提升讯号传输的完整度与稳定性,因此就能够进一步提升记忆体频率~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比较能超的都是非二进制的类型,像是 24GB x2 这种,目前加入了 CKD,频率并没有往上突破特别多,不过这是一种趋势,藉由美光的这次开箱来跟大家普及一下观念!


▲还是先来看一下包装,之前都是塑胶壳黏纸板的简约设计,现在总算有盒子了~


▲美光现在一样是跟捷元代理合作,售后找他们,记忆体终身保固~


▲这次开箱的是最最入门的版本,裸条的原生颗粒就崭露在眼前,现在的容量 16GB x2 只能说是基基本本!


▲采用单面颗粒布局,有一面完全没东西


▲正面的贴纸上标示着型号「CT16G64C52CU5.M8D1」单条 16G、频率 6400 MT/s、时序 CL52、属于 CU-DIMM DDR5,来自马来西亚组装


▲由于是裸条,所以其实从外观上很好判别,在中间 PMIC 下方靠近金手指的地方,多出来的元器件就是所谓的 CKD 时脉驱动器~


▲近距离看了一下,也没看懂 CKD 上面写的是什么,但可以确定是美光的东西


▲接下来就直接上机跑看看测试!

依照国际惯例,简单列出本次测试平台与设定参数:
测试环境:室温 28 度,湿度 50% 左右
开箱主角:Micron Crucial DDR5-6400 16GBx2 CUDIMM
散热器:VK DL125
处理器:Intel Core Ultra 7 265K
主机板: Z890 AORUS ELITE WIFI7 ICE
散热膏:Arctic MX-4
显示卡:Msi RTX 4070 Ti GAMING X TRIO WHITE 12G
电源供应器:MONTECH 君主 TITAN PLA 1200W


▲颗粒朝向散热器的方向,不过是跑 JEDEC 的预设 1.1V,它都敢裸条了,在温度部分相信是可以放心的


▲首先到 BIOS 看一下相关的 SPD 资讯,真的只有预设的 JEDEC 资料,没有其他 XMP 档可以套用


▲为了让测试数据好看一点,也别浪费主机板的实用功能,先把 High Bandwidth 跟 Low Latency 的功能给打开~


▲相关的 CPU-Z 资讯给大家参考


▲透过 AIDA 64 来进行 Cache & Memory Benchmark,实际测试出来的读取速度能达 10 GB/s,写入跟复制速度也有 9.2 GB/s,延迟是 86.4 ns,其实没有想像中那么不堪对吗~


▲为了对比起目前一般主流的 U-DIMM,我选了目前 DDR5 最主流的频率和时序 6000 CL 30 来做对比


▲只是单纯开启 XMP 的 6000 C30,在延迟部分为 82.3 ns,只比刚刚的略赢 4.1 ns 而已,但在读取、写入、复制的速度上都要略输一些


▲但别忘了,那只是仅仅开启 XMP 而已,如果再加入主机板上的 High Bandwidth 跟 Low Latency 功能之后,读写性能可以再拉近一步距离,并且延迟表现也能够更好!以弥补 6400 与 6000 频率的差距


▲我就在想,既然加入了 CKD 就这么能超?那我把频率时序电压通通调整到跟 Predator Vesta2 一样的 6000 C30 不就跟它开 XMP 一样了吗?可惜呀!没办法点亮~


▲一定是刚刚套用海力士的过不了,那么这次就用板载上的 DDR5 XMP Booster 的来套用,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尝试之后,上面的都没办法点亮 … 就算能够点亮进去,能用的这些频率时序所跑出来的测试成绩,都接近甚至不如 JEDEC 预设的 6400 MT/s,没有比较明显的提升,抄了个寂寞


▲或许是他目前还只是裸条的关系吧,用的颗粒还没有精挑细选过,外型部分肯定打不赢,稳定性能持平,价格部分多了一个时脉驱动器也不会更便宜,使用上还有诸多限制 …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种种原因,CU-DIMM 已经推出一段时间了还没普及!



「总结」

早在 2024 年的 ComputeX 上就已经展示了许多 CU-DIMM 以及 CAMM2 的相关记忆体,但是过了一年仍然还没普及,甚至很多人也不知道什么是 CU-DIMM,希望透过这次的开箱能够简单的让大家知道 CKD 时脉驱动器是在干嘛的~

其实记忆体超频的上限要从 CPU 的天花板跟记忆体的天花板来决定,主机板跟记忆体本身的 PCB 走线与 CKD 都只是绊脚石而已,本身足够能跑就还是能绕过石头,如果本来腿就断了,就算道路清空还是一样只能用爬的!CKD 的加入只是辅助,真的能超到多高还得看其他造化,不能全靠它~

其实 CU-DIMM 在使用上也是有所限制的喔!目前只有 Intel Core Ultra + LGA 1851 平台,也就是所谓的 Z890 与 B860 主机板搭配 200s 系列处理器才能完整使用,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普及速度才这么慢 …

除此之外像是 AM5、AM4 或是 Z790 甚至更旧的平台是不支援的,那不支援是怎么个不支援情况?目前只有在新的 AM5 平台并且更新到最新 BIOS 后,CPU 是 8000/9000 系「可以开机」,其他多数旧平台是连开机都没办法!简单来说就是目前牙膏厂专属的记忆体~

​回到标题:「一样都是 DDR5,为什么要挑 CU-DIMM?」以目前的情况来说,AM5 顶多只能开机而已,通常没有办法达到记忆体的标称高频率,所以不建议选购,而对于 Intel Core Ultra 新平台而言,市占率的竞争力拉不上来,能超得多高也改变不了太多事情,只能看两个平台下一代是不是还能够掰掰手腕,目前的情况是看看就好,能选 U-DIMM 就别买 CU-DIMM,以现阶段来说,可能只有 Intel 的笔电适合

以上就是我对
【「一样都是 DDR5,为什么要挑 CU-DIMM?」
Micron 美光 Crucial DDR5 CU-DIMM 6400MT/s】的开箱心得
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报告完毕,感谢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们下次见,掰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08-29 07:3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590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