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整体统一性 与 个别差别性 平等平等
整体统一性 与 个别差别性 平等平等“不二法门”一语出自《维摩诘所说经》。“二”意指相对、相待、差别;“不二”指超越相对、差别。《维摩经》第九品叫「入不二法门品」,经中举出世间法里种种相对性,例如:生灭、垢净、善恶、明闇,以至有为无为、生死涅槃,等等相对法。维摩居士与诸菩萨讨论怎样才能超越这些相对问题之绝对答案,有人认为不动、无念即入不二法门,有人认为不着于相、亦不住无相能入不二法门,而文殊菩萨以“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最后维摩诘默然无语面对众人,以显示离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乃至离诸概念才能泯绝差别对待,悟入平等一如的境地。 相即相入佛学术语,华严宗教义之一。为“相即”与“相入”二词之并称。又称相即相容,或略称“即入”。华严宗之法界缘起论之要义。为诠显事事无碍法界之用语。意谓法界之体用、一多,镕融无碍,缘起重重无尽。《华严五教章》卷四云(大正45·503a)︰“由空有义故,有相即门也。由有力无力义故,有相入门也。由有待缘不待缘义故,有同体异体门也。由有此等义门故,得毛孔容刹海事也。” 华严宗以为,诸法之自体有“相即”之义,诸法之力用有“相入”之义,故一多镕融无碍,而成无尽法界之大缘起。《华严经探玄记》卷四(大正35·173a)︰ “是故一一诸缘相望,各有二义。(一)约体,具空有义故有相即,谓若无一即一切缘全失自体。何以故?以无一时、多无所成,无所成故,不是缘也。是故有一即有一切,却一即却一切,此即一切是空义故,泯自即他;以一是有义故摄他即自。(中略)由二空二有各不俱故,无不相即时;一空一有不相碍故,恒时有相即。又由一一缘中空有不二故,不坏自而即他,妙义思之。(二)约用,有有力无力义,故有相入,谓诸缘起非各少力而共生故,即一一缘各有全作义、全不作义。何以故?若无一缘,余全不作,则一有力,余皆无力。余缘亦尔。是即一有力,故能容多。多无力故潜入一,多有力等亦尔。亦由二有力二无力不俱故,无不相入时;一有力一无力无碍故,常恒相入耳。又于一一缘中各由有力无力不二故,不坏在外而恒相入。” 此中,“相即”之义,系就“法体”之空有立论;“相入”之义,系就“用”之“有力无力”立论。此外,相即相入也有同体、异体之别。《华严经探玄记》卷一〈缘起相由之十义〉中,曾列异门相入义、异体相即义、同门相入义、同体相即义之四义。即在申论同体与异体之“相即相入”之义理。 此外,华严宗又有“因陀罗网”(indra-ja^la)的比喻,以说明相即相入之理趣。因陀罗网是庄严帝释天宫殿的网。又称天帝网或帝网。此网每一目皆悬有宝珠,宝珠的数量至多。每一珠中,各现其他一切珠影。互相影现,隐没无覆。又一珠所现的一切珠影之中,也映现其他一切珠的珠影。如此交相互映,重重影现,隐显互现,重重无尽。 华严宗以此比喻诸法“一多相即相入”而重重无尽之义,又约境而称为因陀罗网境,约定而称为因陀罗网定,约土而称为因陀罗网土。凡此皆显事事无碍相即相入的圆融法门。
元音老人佛在世间说法的时候,就经常说: 佛法离一切相,离文字相, 离言说相,离心缘相。 这就是表示佛法是无有实法的法、 不着相的法。 佛付法给摩诃迦叶的偈子说: 『法本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法本法无法』, 意思是一切心法根本就没有实法, 都是应病与药、随机假设的, 所以虽有而无。『无法法亦法』, 虽然无法,但是假用不无。譬如, 世界宛然有,身体宛然有,衣食住行等等 统统都不是没有,而且各个都能够派上用场。 说个无法还是不曾离法。 『今付无法时』,因佛法是应病与药的, 虽有而无、虽无而有, 所以现在传付这个法的时候, 『法法何曾法』, 八万四千法门,尽管说了这么多, 但最终一法也不可得。 这就明示我们这不实不虚、 不即不离、非空非有、非有非空的妙用真心了。 所以,经文不过是进入佛法的门户, 是入佛的路径。 而要入这个门户, 又必以究读经文为先导。 但千万不要以此而误认为经文是实法, 而执着于经文。 而要入这个门户,又必以究读经文为先导。 但千万不要以此而误认为经文是实法, 而执着于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