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25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艾克斯&笨希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改裝討論] 引擎下半座強化
引擎強化第一步
應從活塞先開始

    引擎基本的構成粗分上半部及下半部,以往總是認為汽缸頭所做的改裝效率最為明顯,但是如果無限制的改裝,例加Turbo或NOS,下半部的強化則明顯的凸出它的重要性。引擎下半部改裝的重頭戲,不外乎活塞、連桿、曲軸、汽缸本體、波司這幾項,如果以需求度來定位的話,那「活塞」理當排在第一位。由於資訊的發達、交通的便捷,國內要取得這一類改裝的活塞,並不及十幾年前那樣的困難;但是如果細項的歸類,如何選擇適當需求的活塞和廠牌的因素,都有一定的規則與條件,我們不妨從此下手一一探討。話說,如何選擇現階段改裝所需要的活塞,要注意的項目就很重要;活塞在改裝分類上基礎只有兩類,即是凸頂「Dome」活塞( 自然吸氣用 )、與凹頂活塞( dish,Turbo、NOS用 ),高壓縮比的活塞從10、10.5、11、11.5、12到12.5:1應有盡有,到底如何去選擇就是操刀技師的大智慧了,因為其間包含了耐久度、馬力、電腦匹配、駕駛習慣等種種的變因,Turbo用的低壓縮活塞從9.0、8.8、8.5、8.0至7.8:1,如此眾多的規格該何去何從?就在於增壓的大小與耗油量的表現。



專業技術先撇開
按部就班規矩來

    市區行駛的扭力操控或1/4哩加速式樣的考量,如果這些因素,不在施工前完全考量完畢,接下來可能面臨的瓶頸就會接踵而來。當一個操刀者拿到所需之活塞,第一樣大事是先查看包裝內的「使用說明及規格」,這一個動作是所有往後改裝成功的第一要素!為什麼?因為零件到手就是要安裝至引擎內部,如何正確且毫無瑕疵的做工才是真正的技術!話說國內所謂改裝店比比皆是,更何況坊間輪胎行、量販店多如雨後春筍,幾乎都可以從事此種工作。



      各位看倌有沒有注意到,從事此專業技術的人員,本身技術的養成、專業知識的教育,直到改裝部品的資訊,是否真正的完備呢?往後,引擎硬體和電腦軟體的整合,又是一門大學問,不可輕乎啊!



      言歸正傳,一組活塞一定有「標準尺寸規格」,並以說明書做為按裝的依據,試想如果只是有一組活塞而無規格,你以何尺寸來作為搪缸的標準?活塞與缸壁的間隙是多少?活塞環開口間隙又是如何?這種種都是加工安裝時最重要的環結!據筆者現今的瞭解,一般教師把搪缸這項工作歸類為單一項目,一概交由搪缸廠來操刀,殊不知搪缸廠在無法得知標準的數據下,都是以普通鑄造活塞的規格大既的去加工,更因為搪缸機具精度的高低及專業人員素質優劣,如此光搪缸此基本項目,就已經完全失去了應有的精度,更別說往後組成活塞、活塞環等種種一切繁雜的項目。



說明書按圖索驥
各階段不能大意

    以A圖所示,規格書上明確的標明Bore Size為3.3465,也就是汽缸尺寸是3.3465英吋,換算成公制單位是85.00mm;Suggested Clearance為0.0030吋等於0.0762mm,活塞與缸壁間隙是0.0030英吋,丈量部位從機油環岸下1.300英吋實施丈量。各位讀者有沒有注意到,為何活塞實際尺寸要規定的如何精準?因為鋁合金活塞膨脹係數大,活塞頂與活塞裙斜差大,不設定位置無法丈量實際所需的尺寸。然而缸徑的尺寸,關係活塞運作的順暢與否,太小的間隙則活塞阻力增加、馬力喪失、油溫急驟的上昇,如果在全負荷的環境下操作必然咬死,即所謂的縮缸!



      而太大的間隙也必然造成活塞環間隙太大導致漏氣率增加;活塞在缸內搖擺度太大,造成活塞裙與頭部兩側衝擊面嚴重磨損,會產生馬力頓時降低及吃機油等不良的結果。談論至此,不得不相信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道理!



活塞環間隙測定
過小與過大的影響

    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活塞環間隙的測定。在某些活塞的規格裡有所謂的制式規格,也就是給你一個既定公式讓技師自行計算;以Wiseco活塞而言,每一英吋至少需有0.0035吋的開工間隙,也就是說Bore等於3.3465所需的活塞環間隙是0.0117英吋。以上活塞環間隙太小攸關引擎的生死,因為活塞在缸內實際上是不和缸壁做正面磨擦的,因為兩者之間有機油作為緩衝介質,真正和汽缸接觸的就是活塞環,它負責支撐活塞在缸內的直線性和偏擺度,防止漏氣及缸壁機油的刮除。小小的三環需要在如此嚴苛的環境下工作,凸顯出其無比的重要性,所以活塞環間隙的調整是改裝工作中一門重要的環結!通常鍛造活塞所附來的活塞環,絕對會於0.009吋以下的間隙以便廠家加工,但是如何去增大間隙呢?那就得靠「活塞環研磨機」!相信國內各廠家對如此的機器都一定相當的陌生,甚至連聽都沒聽過;大部份屬高手級的技師會拿挫刀來加工,或者手提砂輪機來從事此工作,但是往往不盡理想。因為在不良的固定環境下,無法使活塞環間隙加工到成垂直正90度,也無法控制到0.001吋的精度,所以奉勸有心把引擎改裝藝術昇級的人員,還是要花點預算訂購此項高級工具。



連結傳動的推手
強化連桿的採用

    活塞因爆炸所受之推力,目的在於推動曲軸的旋轉,而連結此二項機件的橋樑就是「連桿」,連桿在整個引擎內部動力傳輸的部份位居要職。因為動力的增加,連桿改裝的首要條件就是高強度,而因應受力端的產生,就有不同型式的連桿結構,大體上區分為「I斷面」、「H斷面」與「X斷面」;I斷面連桿側向強度較弱,所以因應大馬力、大扭力的Turbo引擎,H斷面連桿是首要熱門型式。近來由於科技日新月異,加上材料製造的科技,全新的橫、縱向的加強特殊連桿:X斷面也加入改裝市場,提供選擇然而其高昂的價格,對一般非重度改裝之引擎可算是奢侈品。



      連桿與活塞接合處通常分為幾種型式:「半浮式」,「3/4浮式」,「全浮式」,市售車大部分都使用3/4浮式接合法,也就是活塞梢在活塞兩端的接合部分是活動的,而連桿部份則是固定不動的,裝置時需要特殊工具以壓床壓入。此等設計,因為只有活塞部分是活動的,所以相較於全浮式連桿,其活動阻力及活塞背的受力較不完美。全浮式連桿在組裝上比起3/4浮式要簡易得多了,但是真正的技術就在簡易之下而顯得複雜,因為連桿小端的間隙過大或太小,是造成日後磨損和異音的來源!通常鍛造連桿給的間隙大約在0.001至0.002吋左右,視廠家的不同,在裝配上務必保持活塞與活塞銷的絕對清潔,上油後用手輕輕推入,此時一定要檢視,活塞和銷子的滑動率一定要和連桿和銷子的滑動率一致,如果活塞比連桿緊的話,那發動後完全只有連桿和活塞銷在轉動,受力後也只有咬死一條路了。



      當活塞和連桿組合後,接著就是測定連桿大端和曲軸的油膜間隙,各家連桿都會提供數據,例如Eagle,H斷面連桿連桿所提供的Rod.Benrings,Clearances為0.002至0.003吋測量波司,油隙是組裝引擎的重頭戲,而塑膠量規則是丈量唯一的工具。筆者發現,坊間技師組合引擎甚少使用此一工具,此塑膠量規的曝光率實在少之又少,頗令人感慨;為何油隙如此的重要呢?因為波司和曲軸並非真正有磨擦的運動,是機油分開兩個相對運動的機件,讓兩個相對運動金屬表面保持一定的距離,此距離就是機油間隙。如果油隙太大,那機油的漏失率就太高,兩者物件易產生敲擊現象,且油壓變低,此現象可從機油壓力錶上一窺究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固定連桿大端的螺絲磅數與材質強度,大部分美製連桿幾乎都是使用ARP2000的特殊螺絲,此ARP品牌在改裝螺絲界排名數一數二,它亦會提供完整的磅數讓使用者操作,而技師們亦需參照此規格塗上特殊的潤滑劑,確實的鎖定磅數。



引擎中的龍骨
曲軸概略說

    曲軸亦即引擎中的龍骨,其功能是將活塞上、下直線性運動轉換為圓旋轉功能,由於曲軸時常在高速的運轉之下,其剛性、材質及精密度,都接受最嚴苛的考驗,所以曲軸本身乃整體鑄造或鍛造而成,改裝曲軸則非鍛造不可;現今更使用粉末冶金技術,以達到各部位材質密度一致的效果,其加工精密度必須精確到0.0025至0.001吋以內!而主要部分的軸頸,由主軸頸支撐整支曲軸使其高速運轉,曲軸小端連結連桿大端軸承,接收活塞推力使其轉動曲軸,做平衡運轉的運動。



      一般而言,曲軸的升級改裝不外乎輕量化與平衡,原廠曲軸平衡度也有一定的水準,只是一般設定轉速比較低一點,大約在斷油轉速以上500轉( 市售車極少超過8000轉 ),一旦超過平衡設定轉速,震動率相對加大、引擎摩擦力增大、波司容易異常磨損,馬力當然下降了!當引擎做了內部機件等等的升級後,一定希望能加快其加速性,也期望能再多增加斷油的轉速,才能做出更多的馬力,因而做更高轉的平衡才是當務之急。各位讀者,有一個理念非常重要,一個圓旋轉物體工作之下,一定會有「G力分散」的問題,所以相對一定有震動產生,故才需平衡之;但是平衡並非全程性的,它有其慣性範圍。譬如原廠平衡至7500rpm,其最佳狀態可能維持在4000至7000轉,平衡速度愈往上走、其範圍也越離開低轉速,所以應該先設定本身引擎所需的額定轉速,才來要求平衡的轉速。



      那為什麼曲軸需要輕量化呢?第一是為了克服慣性作用,使其運轉速率增加,第二乃是重量的減輕,減少了旋轉所產生多餘的不平衡,這樣一來震動自然減少,以利平衡效果。以往在做輕量化曲軸加工時,大都將配重端削薄做成刀刃狀,以利穿越油膜、減低阻力。其實這個動作,在現代主動式潤滑系統上,算是多餘的做法,因為曲軸對相的配重塊完全不可能會直接侵入油平面,況且很多市售車在油底殼和曲軸箱之間都有一塊擋油板,所以這個破油的功效是不盡然的。



      然而曲軸平衡完之後是否就大功告成呢?錯!連結曲軸尾端的飛輪、前端的皮帶盤,都要事先加以平衡和輕量化,以便結合之後才能同軸達到真正的運轉平衡。



汽缸體的強化
科技助陣獲益不少

    汽缸體的強化是現行增壓引擎必備課程,當進汽效率增加後,汽缸內燃燒壓力暴增,市售引擎完全無法承受其負荷;尤其近年來受引擎輕量化設計的影響,各大車廠都漸行改用鋁合金本體,如此下來整體強度卻比鑄鐵引擎減弱許多,做重度改裝的結果只有缸體爆裂一途!各位讀者是否在電視上看過美國1/4哩加速賽,以往那些V8怪物,5700cc引擎、機械增壓加笑氣,動不動上千匹,四百公尺跑完不過七秒到九秒!這些怪引擎為了強固缸體,水道內根本沒有水散熱,直接灌入水泥強固!



    因為一趟跑下來,為了成績直接就更換引擎,所以根本不用水去散熱了。言歸正傳,現今缸體的強化最早期是埋樁式,如此的功效確實讓汽缸頂部多了很多的支撐點、強度也穩固不少,但是仔細的探討之下,如此的做法畢竟只有幾個點的作用,整體完美度不夠,真正大負荷之下汽缸還是產失圓斜差現象。所以又發展成精密度高且公差小的汽缸環,如此才能把汽缸頂端外圍和本體內緣作緊密的結合,變成完全一體之型式。在實施此頂加工時,務必要先行丈量此襯環和汽缸頂的間隙是否一致,一是公差超過0.002吋千萬不要冒然壓入,一定要另行加工,否則汽缸頂部尺寸會因為受壓而縮小,導致斜差產生之後,整個汽缸就因此而受損,得不償失!所以慎選廠牌和精密的丈量,是從事此項工程最值得注意的重點。



      最後當你晉升500匹以上,增壓2公斤以上時,制式的汽缸因為汽缸的厚度、材質種種因素,耐久度完全不堪負荷,所以又發展了最新型式的加工法和缸套,此缸套完全別於以往,搪掉汽缸內層再壓入一層薄約8至4mm的圓柱鐵套。



      此新型的缸套其上端,已包含了汽缸外徑襯環、水套通道及特殊汽缸材質與和冷鍛處理,無論在材質精度上都是上選,唯一的缺點是價格高昂。加工時需要高等的機具、精密度高,所以費時耗工,且過程中牽涉了較高科技的技術,除非有相當的技術和操作資料,應該鮮少有人去嘗試。



用心學習方為王道

    敘述了這麼多有關引擎機件的改裝後,有一個共同的結論:那就是材料的取得,只要花錢有管道都可以取得,但技術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唯有更用心、吸取新知、加強組裝的精度,才能達到完美的結果,讓這顆引擎發揮真正的實力!


[ 此文章被leeboy在2005-03-03 16:36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23 22:56 |
k790413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受益良多... 表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台灣索尼 | Posted:2005-01-23 23:3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619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