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心,不作细理解,常随口误读为“凡心”,难免会引起丝毫鄙视庸俗之意。其实是选自于《诗经·鄘风·载驰》一篇“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貌盛意貌。许是对其环境的向往,或因有感于许穆夫人的处境
心态而出。
一直只起过两个网名,一是“演草根的
故事”,此则是“芃心”。前者起于少年时,或因
喜欢所读的一本书《菜根谭》而有所感想,决意改变自己,本意是不安现状,不甘于
平凡,一心想奋力的挣扎,期冀摆脱所谓注定的
命运,充满着斗志与野心。后者起于如今,许是渴望些许生意,
希望使之振作,能给予心中一点慰藉,将锋芒尽藏。人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变化,从以上简单的咬文嚼字间,不知为何,却能感受出一种恍如隔世的
感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
快乐的事,莫过于为
理想而
奋斗。每个人都有理想,
相信并为之奋斗过。或许理想,是要其一生去为之奋斗,过程也必然满是艰辛。既有艰辛,就必会有结果。犹记曾经第一个理想,是走出被总四面环抱大山,憧憬外面的世界,然后是十五六岁间便辍学南下打工,脑中所思所想以苗语为主,不太能听懂他人所说的普通话,亦不会说,结果发现不过是谋其生计,
努力讨
生活填饱肚子,从未曾想过理想就如此轻而易举的实现,面对这样的结果,却从不觉丝毫高兴,相反迎来的是
自卑。
后面又将理想作了更改,想在
社会做一个有
价值的人,暗自学习机器操作,努力掌握加工8K镜面的种种内在技巧,并虚报年岁,十六七岁的年纪,工作中老板不得不言语殷勤,总是唯唯诺诺,一副有求于人的样貌,口中虔诚的一句句的“张师傅”似乎是给予最高的尊重。然后又接触到一群拿高薪的人内部争斗,面对各式各样的嘴脸和勾心斗角,以及职场的尔虞我诈,无意间被潜移默化,不由自主的去模仿他们,期间又不得不努力完善自己,一步步弥补自己的种种不足。另一个理想最后又如此这般实现,像城市里平常人一样有着经济能力,面对这种少年得志,或许本应有着些许
满足自豪之心。然改变的只是所谓的外在,自己终究能认识的字不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一点也不懂得,想起以往农村种种所经所历,看着这样庸碌无知的自己,又感到大失所望,终非本意所
追求,也非初心所向。
或许是出于本能对知识的渴望,又想起读书期间懵懵懂懂的一种向往,又更换了理想。在脑海中开始摒弃伴随自己的苗语,所思所想渐渐用汉语替代,开始读诸子百家之书,搜览史家遗策,接受儒家种种思想以及言论,用心感受去古人所处所感,细心斟酌古人的一言一行。面对这种理想,不知是否实现,此时恐也会嘲笑自己一般:何敢如此轻易就妄下见论,怎不闻学无止境之说。然后又是古人所说的谦受益,满招损之类的话,我应不是古板盲目之人,只会盲目拾古人牙慧,自己却不会想去创造一些,一味的墨守成规。我想,能符合苏格拉底话的理想,也应是说此吧。
打开《荀子》一书,开篇劝学即是这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于我想来,每一个人都有着
心情,有些人则是难以表达出来,或许一味自己独自在想,碍于原因无法诉说,根本难以缓解,也无处可借鉴,渐渐脱离原来范围,也许我曾经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