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为补充
文章引自
http://www.tc...com/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成熟种子。
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生用或盐水炙用。用时打碎。
【应用】
1.疝气痛,睾丸肿痛。
本品主入肝经,味辛能行,味苦能泄,性温祛寒,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之功。
治寒凝气滞之疝气痛、睾丸肿痛,可与小茴香、青皮等同用,如荔核散(《世医得效方》);
或与小茴香、吴茱萸、橘核等同用,如疝气内消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若睾丸肿痛属湿热者,可配龙胆草、川楝子、大黄等同用。
2.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温通,入肝胃经,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
治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可与木香研末服,如荔香散(《景岳全书》);
若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可与香附研末服,如蠲痛散(《妇人大全良方》),
或酌加川芎、当归、益母草等同用,疗效更好。
【用法用量】煎服,4.5~9g。或入丸、散剂。
【古籍摘要】
1.《本草衍义》:“治心痛及小肠气。”
2.《本草纲目》:“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痛。”
3.《本草备要》:“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治胃脘痛,妇人血气痛。”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3-羟基丁酮等,还有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
2.药理作用:本品所含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给小鼠皮下注射,有降血糖作用;
荔枝核水或醇提取物、荔枝核油具有调血脂和抗氧化作用,能降低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
能对抗ALX所致的自由基损伤,提高抗氧化酶SOD活性;
有对抗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诱变作用;
荔枝核水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以荔枝核烘干为末口服,治疗糖尿病,治愈7例40岁以上中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无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辽宁中医杂志);
另以荔枝核片(每片0.3g)口服,治疗30例轻型和中型糖尿病,经3~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83.33%(中成药,1991,11:24)。
从以上基本分析来看,中医用荔枝核治的肾是外肾也就睾丸的疝气;或是肝胃气郁引起的牵引痛
也有可能是有治糖尿病的功效,所以间接改善了肾功能,
不过并非全部的洗肾患者都适用,还望谨慎分析,切勿轻易以身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