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一本老书,何怀硕的"苦涩的美感"
这本写在60年代的旧着,可以看出身兼画家的作者对于文学、哲学、美学都有很深的涉猎,
只是,老一辈文人对于文字的用法,老头我虽然也年纪一把,还是看得很吃力。
我想中国文化,尤其是文学的艰涩,真的是让一般人望之生畏的主因,
例如以「形而上」、「形而下」这两个词来说,可能现在的7年级生都搞不懂是啥意思,
虽然老头我勉强理解这两个词的意义,不过毕竟我没上过文学课,还是查一下:
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
形而上、形而下
the formless versus the formal
中国哲学术语。形而上指无形象的规律(「道」),形而下指有形象的事物(「器」)。
《易‧系辞上》︰「形而... 文法上来说,这样的解释还是有点看不清,尤其那个「道」指的是啥?
「器」还想得懂,应该就是指物品,下面一行《易‧系辞上》显然是古书名,但内容却也只写了一半...
不知道现在大学中文系的人看得懂,或者,能否以白话文讲出个浅显易懂的道理?
中国古来一般人「以天为大」,这个天又意指皇帝,
不过,恐怕文学的艰深才是让一般老百姓「民智不开」的主因,
也难怪前人总是对天子得要毕恭毕敬,对老师也得尊称一声夫子。
来到现代,教育普及了,天子也没了,夫子的尊严更是摇摇欲坠,
学校里,老师对学生处罚稍微过重马上就会上电视,
只是,一般人对于文学还是敬谢不敏,
毕竟那些饶舌的文学字句,现代生活中压根就用不上,
毕了业的人就此把书本丢了还给老师,
就算还是学生,读书也大多为了分数, 还什么做人处世的道理咧!
古来提倡文学尊崇孔孟的人,大概料想不到伟大的中华文化会有这么一天。
本文同步发表于心情风景志【心得感想】每次看到一些类似文言文的东西我就在想,难道不能写得简单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