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出處】 http://www.twthl.com....hp?cid=1前幾天新聞報導,有一位六歲小朋友因為得腦瘤接受化療,在台北縣政府申請補助遲遲未果,結果遷移戶口到台中市,兩星期就得到補助了。又有則新聞是說一位十五六歲的小女孩因為得了骨肉瘤,接受化療20多次,身體虛弱不堪,在病床前希望聽到他的偶像可以為他唱首歌,他的偶像透過手機親自唱了歌給他聽,滿足他的願望。
前天晚上在家時,看了華視的"開窗說亮話",此次專訪的是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談到癌症的發因和癌症在和信醫院的治療狀況與醫護人員的努力。我看到黃院長說他看一個病人大都要花45分鐘以上,比起一般的大醫院動輒一診看了上百人來的仔細與詳盡,他的目的就是要讓病人可以得到當下最正確的治療方式以降低病人的回診率........。
這幾則新聞都是和癌症有關,有許多醫生為了癌症治療不斷付出與努力,也有病童受癌症的折磨不成人形,這兩相較之下,我們看到的一個事實,也就是癌症治療到現在為止並沒有一個有效的方式可以正確的徹底治癒。醫生是不斷的努力與試驗,嘗試找出病人可以治癒的方法,以減低癌症病人回院復診次數,可以好好的活下去。病人與家屬也不斷尋找其他方式可以繼續活下去,但我想表達的是,我們在癌症治療中不光是要找尋有效的治療方式,更應該注要到以提升癌症病人生活品質為主的觀念。
就像電視廣告中的廣告詞"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雖然事後擁有的是美麗回憶,但寧願選擇不要當下是痛苦的過日子。假使一個病人經過幾次化療或是手術被折磨的已經不成人形,甚至他還得背著尿袋或是氧氣筒(這當然比較誇張的說法)才能生存,那您想想,要是您,您願意接受這種生活品質嗎?不要說是得了癌症,光是一般的感冒或是意外受傷,我們的生活就會覺得相當不便了,更何況是在那種折磨方式中存活下來的人。
所以,找尋第二醫師的意見與適當的治療方式,是癌症病人的重要課題,但對於罹癌後的生活品質更是重要課題之一,畢竟沒有一個醫師或是家人可以正確的告訴癌症病人可以活多久,哪怕只是一個小感冒也可能引發其他問題而導致癌症病人瞬間撒手人寰。更何況,在關根 進的新書中與現時許多抗癌成功的人身上我們看到,環境與心理因素對抗癌過程中的重要性,假使一個癌症病人沒有一個比較好的生活品質,那他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了,何來的抗癌勇氣呢?
【心得感想】癌症患者不僅需要醫藥方面的照護,也很需要心靈層面的慰藉,達到身、心、靈的整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