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81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rdanSWei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0 鮮花 x8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與癌症和平相處 不是夢
【來源出處】 http://tw.news.yahoo.com/...2vf9b.html

與癌症和平相處 不是夢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聯合新聞網 記者林進修/專題報導】

長久以來一直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新聞、網站),有可能搖身一變為類似高血壓、糖尿病的慢性病嗎?醫界的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仍需一段時間來實現。

自從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癌症生物學博士以來,台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材枓研究所副教授鄧文炳即積極投入癌症相關研究,對癌症有相當深入的了解。 去年3月,他刊登於「癌症彙報」(Cancer Let-ters)的一篇「癌症逆轉」論文,就是他打算把癌症納入慢性病範疇的一個里程碑。

鄧文炳表示,癌細胞演化可分四部曲。當正常細胞在遺傳、化學物質、放射線、病毒等致癌因子影響下,即有可能進入「誘發期」;當上述影響的效應擴大,就會進入「促進期」;在發炎、內分泌及營養物質等病變因子持續刺激下,隨即進入癌前病變的「變化期」;一旦癌細胞侵入或轉移到其他器官,就進入所謂的「轉移期」。

當整個演化過程還停留在促進期及變化期之間時,仍屬可逆階段,可經化學預防療法予以阻斷。若未及時因應,致使癌細胞演化進入變化期,癌細胞就會適應人體的內在環境,且能避開免疫體系的攻擊。

更可怕的是,此時癌細胞會「召喚」幹細胞過來,為其所用,比如幫癌組織製造血管、內質細胞及毛囊等腫瘤(新聞、網站)擴大蔓延所需的物質,其行徑有如武俠小說中的「吸功大法」。一旦到了這個地步,想攔也攔不住,只能眼睜睜看著癌細胞為所欲為,進而跨過轉移期的門檻。

為了避免事態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鄧文炳強調應將癌細胞演化阻隔在促進期,不容越雷池一步。他常把癌細胞比喻為現實社會裡的「黑道份子」,只要及早約束,並將它收容在促進期這個「中途之家」,它就不會繼續坐大,也不會成為無惡不作的「黑社會老大」。

要如何才能把癌細胞困在促進期?鄧文炳提出了「癌症逆轉」的觀念。

他解釋,根據統計,每一萬名癌症病患中,就有一人可能不藥而癒;若以微觀視之,就是每一萬個癌細胞中,可能有一個會逆轉為「類正常細胞」;若以更微觀的分子觀點視之,那就是每個癌細胞中,可能有萬分之一逆轉成「類正常細胞」的機率。

在此一觀念下,如果能透過藥物的使用,把癌細胞萬分之一的逆轉機率提高到千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這些有正常細胞特性的「類正常細胞」,就會表現出「接觸抑制現象」,抑制細胞不必要的分裂及轉移,進而壓縮癌細胞發展空間,使之無從發威,只好和正常細胞和平共處。

鄧文炳形容這是「人癌共生」的境界。他說,日本極富盛名的「金銀婆婆」過世後,醫師發現她們體內竟存在多種癌細胞,在在顯示長久以來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確實和平共存在一起,井水不犯河水,日本也因此有「長壽癌」的說法。

鄧文炳認為,在「癌症逆轉」機制下,人體內雖然偶有正常細胞會走上癌化之路,卻也有腫瘤抑制基因來把關,不致失控。

腫瘤抑制基因有很多種,p53及Rb(網膜芽細胞癌基因)即為當前最有名的兩種,只要能善用這些腫瘤抑制基因,就能讓「癌症逆轉」發揮功效,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經過多年努力,鄧文炳和北醫研究團隊已建立一個評估「癌症逆轉」的作業平台,並從一帖由15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中藥方中,找出牛樟芝(新聞、網站)可增加p53的數量並增強其表現,具有「癌症逆轉」功效。經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功效來自於牛樟芝的三 類成份。

鄧文炳表示,癌細胞能在人體內存活這麼久,一定有其特殊之處,既然我們投入那麼多醫療資源還無法殲滅它們,那就不妨退一步路,試著和它們和平共處,把癌症「馴化」為一如高血壓、糖尿病的慢性病。


【心得感想】

希望癌症可以真的成為可以"和平共處的慢性病"
也希望這種研究, 治療方向是正確可行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2-21 13:2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870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