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02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penting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養身] 蘑菇、木耳、甘薯、馬鈴薯、包菜篇
☆蘑菇
 
[別名] 蘑菇蕈、肉蕈
[性味] 甘、涼。
[成分] 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
 
[功效]
 
1.營養和胃,安神益智,止嘔、理氣化痰,透發痘疹。
2.具有抗癌、防癌作用。
3.具有降低血糖、抗菌、抗病毒作用。據報導,蘑菇中提取的多醣類,
對白血球減少症、傳染性肝炎有明顯療效。
 
[適應症]

脾虛痰多,麻疹透發不快,白細胞減少症,傳染性肝炎,咳嗽氣逆。
 
[附方]
 
1.小兒麻疹透發不快:鮮蘑菇18克,鮮鯽魚1條,清燉(少放鹽)喝湯。(食物中藥與便方)
2.白細胞減少症、傳染性肝炎:鮮蘑菇適量煮食或作菜蔬食。(同上)
3.咳嗽咽乾,痰不易咯出:蘑菇40~80克,煮汁飲。



☆木耳

[別名] 黑木耳、白木耳、桑耳、木蛾。
[性味] 甘、平。
[成分] 黑木耳與白木耳所含成分相近,均含蛋白質、脂肪、磷脂、糖類、粗纖維、
磷、鈣、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

[功效]

滋補強壯,和血止血,潤肺生津,補腦強心,滋陰養胃,抗凝及防治冠心病。

[適應症]

虛勞、腸風下血、血痢、閉經、血淋、產後抽筋、崩漏、糖尿病、痔瘡、便秘、
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貧血、肺虛咳嗽、泄瀉、慢性痢疾和冠心病。

[附方]

1.治新久泄痢:乾木耳30克(炒),鹿角膠7.5克(炒)。為末
每服6克,溫酒調下,每日2服。(御藥院方)
2.治血痢日夜不止:黑木耳30克,水二大盞,煮木耳令熟,先以鹽、醋食木耳盡,
後服其汁,每日2服。(聖惠方)
3.治痔瘡:用木耳煮羹食之。(本草綱目)
4.治產後抽筋、產後雞爪風:木耳250克,紅糖、冰糖、白蜜各120克,以香油為丸20個。
每日服l個,黃酒送。忌生冷醒暈、房事百日。(中醫實用效方)
5.糖尿病:木耳、扁豆各等分,其研成麵,每服9克,每日3次。
6.婦女血崩不止:木耳120克煮熟,加紅糖60克拌,一頓吃完,血漸止,再吃60克即癒。
(黑龍江《中醫秘方驗方》第1集)
7.痢疾、鼻出血:黑木耳18克,煮燉服之均可。
8.貧血:黑木耳30克,紅棗30枚,燉服。
9.治經閉:黑木耳120克,胡桃仁120克,紅糖240克。將木耳、胡桃研末,加紅糖240克,開水或黃酒調服。


☆甘薯

[別名] 紅薯、番薯、白薯、甜薯。
[性味] 甘、平。
[成分] 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C、硫胺素。

[功效]

補中暖胃,和血盆氣,健脾強腎,養心神,消瘡腫;補充維生素A、C。

[適應症]

維生素缺乏症、夜盲症、便秘、痢疾、慢性腹瀉、酒積熱瀉、遺精白濁、血虛、月經失調、
小兒疳積、濕熱黃疸;外用治療濕疹、帶狀[庖]疹、乳腺炎、瘡癰腫毒、毒蟲螫傷。

[注意]

多食易引起反胃、肚脹等現象。可配蘿蔔、鹹菜同吃。胃潰瘍和胃酸過多者不宜食用。

[附方]

1.乳腺炎:白薯洗淨去皮,搗爛敷患處,覺局部發熱即換,每日2次。(嶺南草藥誌)
2.慢性腹瀉:白薯乾軟者,烤熟食,每次500克,每日2次。
3.治腹水:蕃薯葉1公斤,用文武火煮熟食之。(嶺南草藥誌)
4.治陰囊濕疹:用蕃薯葉加白鹽少許,煎水洗。洗後以番薯粉、滑石粉(各等量)敷患處。(同上)
5.治小兒疳積、夜盲:鮮蕃薯葉90~120克,水煮淡食其湯,數次即癒。(浙江省中醫秘方驗方匯輯)
6.治濕熱黃疸:用紅薯煮食,其黃自退。(中國藥學大辭典)
7.治遺精淋濁:每日早晚用紅薯粉調服,大有奇功。(同上)
8.治夜盲症:蕃薯葉120克,和豬肝煮食,連服二、三次則癒。(嶺南草藥誌)
9.瘋狗咬傷:生蕃薯葉和黃糖共搗敷患處,每日換2次,連貼數天癒。(同上)


☆馬鈴薯

[別名] 洋芋、土豆、山藥蛋、洋蕃薯。
[性味] 甘、平。
[成分] 含澱粉、糖、纖維素、龍葵鹼。

[功效]

補氣健脾,調中和胃,消炎通便。

[適應症]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便秘、熱性胃痛、腮腺炎、燙傷、濕疹、急慢性皮膚潰瘍、禿瘡。

[附方]

1.腮腺炎:馬鈴薯1個,以醋磨汁,搽患處,乾了再搽,不間斷。(湖南藥物誌)
2.治燙傷:馬鈴薯,磨汁塗傷處。(同上)
3.治便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膽囊炎:馬鈴薯洗淨搗取汁,每天早晚空腹各服半玻璃杯
連服10~20天。(《中級醫刊》1954年第1期)
4.治頭上錢癬:馬鈴薯切片搽患處,連搽四、五日。
5.治膿痂性濕疹:馬鈴薯削皮,搗爛敷患處,一日4次換藥。(《中級醫刊》1954年第11期)


☆包菜(甘藍)

又名洋白菜、卷心菜、甘藍,性味甘、平。含有葡萄糖、芸苔素、酚類、維生素U、C及胡蘿蔔素。
功能清熱散結,利尿解毒,潤腸通便,利關節,明耳目,促進胃腸道潰瘍癒合而止痛。
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脘痛、便秘、黃疸等。近年來實驗證明,包菜對胃癌有預防作用。

[附方]

1.治胃潰瘍疼痛:包菜絞取汁,每次喝半茶杯,每天一、二次。治療100例,療效甚好。
2.治便秘:包菜洗淨,絞取汁,每次飲100~300毫升。


[ 此文章被子恆在2004-12-07 22:05重新編輯 ]



孔曰成仁,孟云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香港特別行政區 | Posted:2004-12-07 21:0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252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