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2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ery520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3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 心地清淨
無論修那一門,心地清淨是最要緊的,若六根攀緣六塵,絕得不到清淨,必須以誠心修才行。至誠才能與菩薩感應。

  學佛多年,煩惱不斷,功夫不見增長,是對於佛法恭敬心不夠,恭敬者非燒香叩頭應付而已,心地一塵不染才是清淨,心裡有雜念即不名恭敬,古德求什麼得什麼,即是恭敬中得來,恭敬能起感應道交。      

正觀
  佛教並不主張悲觀,但也不主張樂觀;悲觀與樂觀都是偏於一邊,佛教所要的是正觀。何謂是正觀?就是符合了事實真相的觀點,所以正觀又叫做如實正觀。      

人生是苦,苦是人類生命中,不可否認的事實,既然如此,就不要逃避它,去面對它。人生是苦,就說人生是苦,勇敢的接受這個事實,面對它找出苦的由來,人生為什麼有苦?然後把苦消滅,使人類得以離苦得樂。這是佛教對事情的態度。如此的態度,不但不是悲觀消極,甚至超越了一般樂觀與積極,進入大智、大勇、大仁的境界。      

佛教對於慈悲的解釋
  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慈悲不是以我為中心而出發的,乃是建立於一切眾生的平等相上面的,現在從物質方面來講,一切眾生皆同一體,絕無差別;從精神上講,一切眾生同具心識,而且精神更無界限可分,尤足表明其為平等一體,所以佛教中又稱慈為平等慈、無緣慈,悲為同體悲。

  我們如果練習作慈悲時,應先觀一切眾生(連自己也在內)平等一體,如見眾生需要什麼,我就隨分隨力給他什麼,使他得到滿足的快樂。當我施捨於眾生時,切不可存我為能施,彼為所施之想,於二者之間,亦不存施捨多少財物想,如此則不起我慢,不求名譽,不望報答,不緣一切相,這才是無緣慈,平等慈,如見眾生有何痛苦,當作同體想,彼所受苦,即我所受,無有彼我分別,遂興大悲心,隨分隨力,除彼痛苦,當我救度眾生時,亦不可存我相、人相,亦不求名譽報答,不住一切相,這才是所謂同體大悲。

  明白這慈悲的理論後,自然不會殺害眾生,供我口腹,自然不肯取非分財物,供我揮霍,自然不肯貪愛美色,起邪淫心,因為我們已覺悟到雞鴨魚肉與我非二體,貨財美色亦非心外別有,能貪所貪,兩不可得,而眾生殺盜淫者,總之曰:「愚痴」而已。又如我們明白這慈悲理論後,對於觀世音菩薩的許多感應事跡,也不會認為迷信,斥為妄誕,因為我們已知道菩薩法身與我們的本性是平等一體,惟是因為一體,所以我有所感,彼有所應,但必須是至誠懇切心,否則被貪欲煩惱所障,則與本體不易相應矣。

做任何事要時時想到因果
  相信因果是佛法中一個基本的理論,人在沒有成佛之前,是沒法跳出因果圈子的。有這樣的因,一定會產生這樣的果,絲毫不能勉強。有的人做了壞事,硬說不相信因果,這種人只是自己騙自己,其實他心中毫無把握,只是口硬心裡慌。一旦惡果成熟亦無人能替他受。

  為什麼許多人都不相信有因果呢?因為人類的智慧,只能及到今生今世,過去世怎樣的?未來世又是怎樣?都是我們知識領域以外的事。可是據佛法言,今世的因,並不一定在今世成熟,這要看這種因的性質,及輕重而定。有的因可能要來世或幾世之後方才成熟。今世的果更不一定是由於今生所種的因,而可能是前世或幾多世前所種的因,強烈的因是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如即在今世)結果的。但這只是指非常強的大善或大惡業而言,方能在今世見到現果。

  還有,一個人種的因,並不一定全是善因,或是全是惡因,往往是多種善惡的因都有;有的果,也可能由於緣的不足而消沈,因此單看某個人某件作業(因),就很難說他一定會得如何的果。

  明白了上面所講的道理之後,看到世界上往往有許多害人利己的人,終身享樂。而不少忍讓樂善的人,卻常常吃虧,就不會有因果無信的感慨,更不必恨人生無是非,無果報,而生悲觀徬徨的斷見。

  佛法說任何因,不論大小,一定會產生它應有的果。法華經上明明講,任何微小的功德,如向佛像低頭稍稍致敬,如小聲唱念一、二句經句或佛號,這種小因都會漸漸成熟,最後得成佛道。所以我們倘若能隨時隨地想到因果,就自然而然的會種下多種善因,無論其大小,至少也可以少種點惡因,此種隨時隨地想著因果的習慣,一旦養成,力量是很大的。各位不妨從今天起,嘗試試看,在做任何事時,都想想此事的可能因果如何,即是一種極有力量的修法。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09 16:5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346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