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12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dragonfly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 了凡四训序文讲记
《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为教训他的子女而作,并不准备对外流传。近代虚云老和尚在《参禅法要》里面,提到修学佛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深信因果。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要深深的相信,不能有丝毫的怀疑。第二、严持戒律。戒律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初学的人,不必在律学上斤斤计较,能把五戒十善持好就行了。不但是在家同修,就是出家同修,能将五戒十善持好就很好。明朝的蕅益大师,通宗通教,着作很多。在律宗里,他也算是一位律宗的大德。但他在戒学里却自称是出家沙弥。他的学生成时法师,不敢跟老师比,就自称出家优婆塞,就是守五戒。所以我们能严守五戒就很好。近代的弘一大师,也是严持五戒,自称出家优婆塞。



第三、坚具信心。不能被外面邪知邪见所动摇。第四、决定行门。八万四千法门,我们选择修那一门,决定行门以后,绝不轻易改变。具备这四个条件,才算是真正学佛。所以,老和尚这四个条件,可以说对我们今后弘法利生,不但是弘教,就是在宗门里面,也是不能缺少的;总而言之,确确实实指出了,今后弘宗演教的方向,这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



在《四十华严》里面,甘露火王这一章里,也提到了修学有六大纲领。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是佛陀在华严会上所说的,世出世间的学问,也超越不了这六桩事。经文里述说得非常详细。甘露火王是一国之主,每天还会犯错。他除了处理政事以外,还要抽一点时间来听讲经。在宫庭里有讲堂,要请谁来讲呢?总是一些有大智慧的大沙门、婆罗门,或者证了道果的圣人,请他们来演讲。国王率领大臣们,天天也都上课,习以为常。所讲的内容,可归纳为六大类:告诉我们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那些法与我们有利益、那些法与我们有害,就是这六桩事情。世出世间学问,归纳起来亦不外这六桩事。也就是叫我们能辨别善恶、辨别正邪、辨别是非、认识利害;学问之道无他,如此而已。



《了凡四训》既然是袁了凡先生教训他儿子的四篇文章,我们读起来,当然与经典不相同。这四篇文章从头到尾细看一遍,几乎都是说我们的毛病;知道毛病就得要改,不改就不能入道。所以这四篇当中的两篇,是《四训》的重点—改过、修善。我们印的这个本子,有印光法师的序文,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四训的玄义来读,是介绍这部书的。



序文的小注,是尤惜阴居士作的。相当扼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



祖师的这篇序,这两句是总纲。「圣」可以称为佛,「贤」可以称为菩萨。我们通常讲「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迥向的菩萨,是贤位的菩萨;初地以上至十地菩萨,则称为圣。我们要想成佛、成菩萨,这一条道路,从纲领上讲,就是这两个字—「诚」与「明」。八万四千法门,无论修什么法门也离不开这两个字。离开这两个字,方向就错了,就是常言说的盲修瞎练。我们如果能守住这两个字,这就是菩萨道,也就是圣道。



怎样叫做「诚」?「诚」很不容易做到。在佛法里讲「诚」,就是「定」。「明」就是「慧」。诚是体,明是用。懂得这个意思,《金刚经》、《楞严经》里面说得很多。「诚」就是如来藏的性体,就是常住真心;在菩提心里面讲,就是直心。佛在《无量寿经》里,给我们说的「至诚心」,就是「诚」的意思。



「明」是智慧,对于一切事相、一切事理,都能够通达明了,而没有错误,叫做「明」。所以「明」在我们初学佛的人来说,就是省察的功夫。我们要常常反省、检点、观察,而后才能做到改过,才能做到积善。所以改过与积善,在世尊教法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要建立在「诚」和「明」的基础上。



如果我们没有诚明,就不晓得什么是恶,什么是善,那还谈得上改过与积善。唯有诚明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改恶,要修善。「诚」也就是讲的自净其意。这两个要同时具足。即诚而明,即明而诚。就是佛法里讲的定慧双修。修到定慧不二的时候,自自然然就证果了。证的什么果呢?圣道当然就是证得圣果、无上菩提。《华严经》上讲的无障碍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圣果。所以祖师在这里给我们一语道破:「圣贤之道无他,诚明而已」。这两个字,不但整个《了凡四训》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说世出世间法,都是以这个为根基。《了凡四训》教给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诚」、「明」这两个字。祖师后面还有详细的说明。
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



「圣」就是圣贤人,「狂」就是凡夫、愚昧狂妄之人。愚狂之人和佛菩萨,他们分别在什么地方?祖师给我们指出来,在于一念;一念可以说就是上面的「诚」与「明」。以下祖师引用《书经多方章》的两句话:



『圣罔念则作狂』。简单的讲:佛菩萨如果要失掉了觉察,就是凡夫。「罔念」就是失掉觉察,「念」就是觉察的意思,「罔」就是失掉,没有了。《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罔念就是不觉,起了无明,圣人就变成凡夫。



『狂克念则作圣』。「念」是觉察,「克」是克服。凡夫要是念念觉悟,他就是佛菩萨。可见得凡夫与佛菩萨,不过就是迷悟一念而已。由此可知,觉察的功夫,太重要了。在佛法里讲,就是「照」的功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诚,「照」就是明。诚而明,寂而照。明而诚,照而寂。圣凡分别就在此地。



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



『操纵得失之象』。「操」是操守,「纵」是放纵。我们要是有操守,圣贤之道就可以得到了。我们要是失掉了操守,放纵、放逸,我们就得不到了。这种现象,确实是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就把操守失掉了;生生世世都是放纵,而养成了放纵的习气。现在叫我们操守,很难提得起来。因此真正有志要想修圣贤之道的人,就不可不勉力操持了。这就要带一点勉强,谁勉强你呢?你得要自己勉强自己,要勉力自己奋发自强,不可以『稍生纵任』。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



刚才已说过,「诚」是说体,宇宙万法的理体。就是讲的常住真心,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如来藏性」。四圣六凡皆是依据如来藏性。藏性虽然随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但藏性确确实实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我们再作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每天照镜子,镜子好比真心,清净光明。镜子里面所照的影像,好比真心照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无论照好的相、丑的相、善的相、恶的相,镜子的体从来没有变过。性体亦然,所以凡圣同具不二,随缘不变,这是真心。



明之一字。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



『存养』的「存」,是讲我们的存心,「养」是修养,「省」是反省、省察。我们要是能不断的在这里存养反省,我们就可以从凡夫达到圣贤的果地。这是把超凡入圣的原理、原则,给我们指出来了。



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



我们现前是博地凡夫,既然在凡夫地位中,我们很少会用诚明的功夫。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不觉察,就会做错事。一不觉察,内心里面生愚痴烦恼,这是讲意业;身与口,免不了要造种种罪业。贪、瞋、痴、妄等等的邪念,忽然发动了。为什么有这些呢?因为我们没有觉察;如果能觉察,就不会有贪瞋痴妄。我们想想看,有几个人会用?会用觉察,就是我们常讲的提起观照功夫。观照功夫叫「觉察」,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如果能在日用平常,依经训的标准观察内心外境,绝不会起贪瞋痴妄,这叫诚与明,这叫行菩萨道。《楞严经》里也有两句经文说「观相原妄」、「观性原真」这八个字。我们要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境界相一现前、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立刻就觉悟到相是虚妄、性是真实的。这里面就不会有妄念,不会有贪瞋痴慢了,这就是「觉察」,也就是前面讲的省察功夫。这一点我们千万要记住,不能会错了意思。觉察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情,这样你觉察一百年,也还是一个凡夫,那是不觉。这就是会用功和不会用功的区别。我们读诵大乘经论,有没有受用,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依经中的教训去做。



此想既生。则真心遂受锢蔽。



我们不能觉察善恶、是非、利害,『则真心遂受锢蔽』。佛经常讲:真心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



「如金生锈。如镜蒙尘。一片天真。遂为人欲所蔽。」金、镜子,比作真心。生锈蒙尘比作贪、瞋、痴、无明。有了这些东西,一片天真,遂被人欲所蔽。这个意思是五欲六尘,把我们的真性盖覆住了。



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



我们的所作所为失掉了中与正,都是偏都是邪。既偏且邪,就落于小人无忌惮之一路。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作所为,是不是偏与邪呢?要说我们偏见,我们就不高兴;说邪行,我们也不高兴。自己要检点自己,如果自己时时刻刻,还被外面境界牵着鼻子走,如何能得到中与正呢?自己要明了、要晓得、要承认,这才叫勇。勇于认错、勇于改过,这是超凡入圣的根本。

若不加一番切实功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



祖师这几句话,都是为发心,想学圣学贤的人所讲的。既然发心想学圣学贤,就一定要做切实功夫,这里着重在「切实」两个字。



『克除净尽』,克除五欲六尘、偏邪之见;不但要除,还要除得干干净净。如果不能把这些偏邪的知见去干净,就愈趋愈下,没有底极。



我们一定要晓得自己有过失,要发心改过自新,能改过才叫「大勇」。我们中国圣人所讲的三达德:智、仁、勇。与佛讲的三菩提心意思是一样的。谁是真发菩提心?谁具足三达德?能够承认自己过失,能够改过自新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圣贤人。否则我们依旧是悠悠泛泛,如这里所讲的『徒具作圣之心』。「徒」是徒然,我们有这个心,但没有去做。我们想成佛、想成菩萨。但日用心行并不像佛菩萨,这个想法,永远是个妄想。前面所说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改过修善,必然是造恶积恶,积恶就愈积愈深,那有不沉沦的道理?



『永沦下愚之队』,入了下愚那一队去了。这对于一个发菩提心,已经闻到佛法、知道发心、知道佛法功德利益,而不能够确实去修证的人,实在太可惜了。成佛作祖难不难呢?



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



成佛作祖这桩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得到的,问题是我们肯不肯做。诸位同学,这次启讲,感触很深。我读此书是在二十六年前,我讲经已经讲了十八年了,讲《了凡四训》是头一次。应当在二十年前就要讲了,以往都是在大乘经典里面兜圈子,好高骛远,建的是空中楼阁,没有好好的在基础上下功夫。二十年前我就看过印光大师这篇文章,虽然是看了,没有看清楚,没有把它当一回事,也不觉得很重要。一看《了凡四训》是世间法,是父亲教训儿子的,讲的话还不错,还有点道理,就不再去理会它了。现在二十几年下来,都搞的空中楼阁、一事无成。回头再看这本小册,大彻大悟,才晓得这是无价之宝。



这本书是大小乘的基础,没有它,大小乘都落空。我们现在要作圣,确实不难,从这里打基础。我们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照着去做的话,命运立刻就会改过来。大家要能好好的做,三个月就能见效了。



祖师告诉我们,为什么作圣不难呢?因为在『自明其明德』,这是「大学」上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性,也就是前面讲的诚与明。「明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人人本具照耀天地之真心。明德上面再加一个「明」字,可见这个明德,现在是不明。为什么不明呢?被五欲六尘的烦恼所覆盖住了。我们想作圣,只要把我们的明德恢复就行了;换句话说,把本来的明德,上面那些障碍、那些蒙蔽去掉,我们的明德就恢复光明了。



下面是教给我们明明德的方法:



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



「物」是物欲,是对于物质上生起种种贪求的欲望,我们把它归纳为五欲六尘。「格」是格正,司马光解释「格」为格杀,格杀什么呢?格杀五欲贪瞋痴妄念。



尤注:「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之谓。」明明德要从这里开始,这就是佛法常讲的放下万缘,「格物」就是放下万缘,万缘是什么呢?「万缘」就是物欲。物欲障碍我们真心,障碍我们清净心,如果我们不能将它放下,不能将它格正,清净光明的觉性就不能透出来。



『致知』就是看破,我们得要有智慧,「努力觉照,勿任昏散之谓」。这里的「知」,不当一般的知识讲,这个「知」是觉的意思,小注注得很好,觉照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讲「明」的意思。致知觉照,念念觉照,这是真实学问,「格物」是真实功夫。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功夫,要从这里下手。

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



这里再细说功夫与学问的方法。「倘」之一字是假设,假设人欲之物,如果不能极力的格除。拿佛法来讲,就是放下再放下,彻底的放下。这确实是很难,有人对钱财放得下,对名利放不下。有些人名放得下,利又放不下。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总有一两样放不下的。世间法放下了,出世法也要放下,『极力格除』,除到干干净净。



《楞严经》说「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说得相当精辟。空、不空如来藏,都是给我们讲这个道理。为什么要我们彻底放下,因清净性中一法不立。要真正做到像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就是此处讲的极力格除,格除得干干净净,心里面一物不存,一法不立。这时真如本性里的般若智慧、光明就现前了,本有真知就透出来了。真正的智慧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面求来的。像明镜一样,明镜的光明不是外面来的,是它自己本来有的。而镜子上面的灰尘盖得很厚,失去照的作用。只要把灰尘去掉,能照是镜子本来的,并不是我们给它的。聪明智慧是本来具有的,心地愈清净,智慧就愈高;心愈净、愈定,智慧就愈大。这是一定的道理。



我们看一个人的心定不下来、净不下来,心里一团糟,这个人绝对没有智慧。世出世间法是一样的,办大事的人,心常常是静止不动的。什么境界现前,他都能如如不动,这样的人才有智慧光明,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事情一临头,心里就慌乱了,这种人绝对成不了器。我们要开智慧,就要从定境中下手。所以我们要是不能够极力格除物欲,本有的真知,没办法现前,亦难彻底显现。换句话说,我们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有一分格致的功夫,智慧就透一分;有十分的功夫,就透十分的智慧。智慧的显现,就以我们格致功夫的深浅而定。



『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这句话也就是教我们,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为』就是日常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期不断觉照,就是使觉照的功夫不要间断。为什么呢?觉照的功夫一间断,无明就起来,烦恼就现前。我们觉照的功夫提起来的时候,无明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烦恼好像霜露一样,觉照就像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霜露就溶化了,烟消云散了。可见得这觉照的功夫,对我们是非常的重要。



『常起觉照』,重要是在「常」字;偶尔的觉照我们也有,就是不能保持「常」这个字。其实觉照的功夫,在我们现在的人来讲,有五分钟、十分钟,就很不容易了。我们自己想想,在一天当中,有没有五分钟、十分钟的觉照?恐怕从早到晚,一刹那也没有。但我们听经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点,在认真听讲的时候,会有一点觉照的功夫。但是离开讲堂以后就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来。如果不常常听经、看经的人,单单烧香拜佛,恐怕一生当中,难得有几次觉照现前。失去觉照的现象,就是『违理情想』。「理」就是指前面的「诚」与「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严》所讲的「相妄性真」之理;《般若经》里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违背这个理,一定是落到情识一端去了。情想起来了(「情」就是分别执着),这时候就是「识」作主了。理是「性」,情是「识」。换句话说,转本性成阿赖耶识,成为情想。转真如本性成阿赖耶识,就是「转圣作狂」了。这是大大的颠倒。祖师在这里教导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觉照功夫,『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不要常有违理情想,连暂时有这个现象,也不可以。可体会得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的深意。「念」就是违理情想,我们不要怕,怕的是没有觉照。只要有觉照,违理情想,立刻就烟消云散了;常住真心就立刻又恢复光明。



「如此则庶乎。处暗室无亏。履平地若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这是尤注举几个例子,说我们心安理得。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虽处暗室不做亏心事;因为我们的心地永远是清净光明的。
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映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



这几句话,对我们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们为什么被境界转呢?所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是我们不会修。印光祖师在这里,才传授我们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要虚、要明,「洞彻」两个字是形容虚明的。心里不能有一物,也就是不能有牵挂,不可以有执着。为什么不可以有呢?因为真心里本来没有。凡是心里有牵挂、有分别、有执着,都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这些。我们要觉悟,心里有牵挂,就要想到这错了;妄心在用事,就要认识这是妄心,不是自己的真心。



『如镜当台』,心好像明镜一样。



『随境映现』,随着外面的境界,古人所讲:「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古时候的外国人,我们称作胡人,外国人走到镜子的前面,镜子就现一个外国人的影相。「汉」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在镜子面前,现的是中国人的影相。事实上镜子里,并没有汉跟胡,镜子里面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它可以随着境界而现象。虽随着境界现象。



『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并不能转变它。因为它永远如如不动、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地里头,一物也没有,无牵无挂。如果说看到镜子的相,觉得这相不错,把它画上去,那就染上了,就为境界所转了。



我们现在很可怜,随着外面境界转;眼见色,为色所转;耳闻声,为音声所转。一点都作不了主。古人把这样的人比喻作老牛,牛被人用一根绳子穿在鼻子上,牵着走;叫它到东就到东,到西就到西。我们现在,鼻子就被五欲六尘牵着走,我们想想看可不可怜!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心作不了主宰,我们不知道,真心是不动的,是空寂的、湛然的、灵虚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不认识自己。禅家话头里面,有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自己本人。我们不知道,没找到本人。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在那里,迷失了。外面境界相与我们有没有干涉呢?没有干涉,正如同明镜现相一样。



『妍媸自彼』,「妍」是美好,「媸」是丑陋。镜子照的相,美也好、丑也好,与镜子何干呢?并不相干。所以我们自己的心就是一面镜子。神秀大师所讲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五祖也很赞叹。因为初学的人能够这样用功,也就不错了。我们自己要常常想,我们这个心像明镜一样,照虽然照,一尘不染。好、丑、香、臭是外面的境界,我之心如镜子实在不染,如如不动,我们初学能够这样用功就不错了。虽然这不是第一义,也算是第二义,与第一义就相差不远了。《楞严经》所谓的第二月,捏目所见的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心比喻作明镜台,是第二月,也就相当难得了。所以要知道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尘的境界确确实实与自己心性没有关系。这个道理要是明白了,『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有多自在,多自由。来的时候没有欢喜心,也没有期望我要等待着他;去了心里也没有烦恼,不留恋。就像明镜照物一样,来的时候,明镜没有欢喜;去的时候,也没有烦恼。几时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能做到这样,我们在佛法里面,基础算是打好了,好像盖大楼,地基已经打好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如不动,这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我们都想得到这样的功夫,可是话说回来,这个功夫真正的修学起来,又谈何容易。难与易,在于我们自己的诚心,如果我们诚心的去做,就不难;假如我们放纵的去做,那就难了。我们不认真,马马虎虎的做,很难有绩效。下文是祖师教给我们对治的方法:



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剿除令尽。



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心里面稍稍动了妄想分别、贪瞋痴慢的念头;只要一动这个念,马上就要对治。这种念头一动,就是病,在这一动念时,立刻就下针砭,要治疗它是很容易办得到。必须要想法子对付它,剿除令尽。比喻说: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局域网对方和您在同一内部网 | Posted:2005-10-15 11:52 |
MarkTzen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抱歉…请问一下…有贴完整吗?
好像最后就突然断了…
=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01-07 00:29 |
baochee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http://www.fa-in....lm/jk/
这边有很详细的资料,阿弥佗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APNIC | Posted:2006-01-14 21:1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9268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