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7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enhaoliu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27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成人] 低危險產婦在家由助產士接生已逐漸成為世界潮流
睡夢中產婦開始出現陣痛,儘管是在半夜一家子還是得趕忙拎著一個早已準備好的包包火速前往醫院產房報到,這種戲碼似乎常常在現實生活中上演,不過,最近幾年在護理界不斷鼓吹人性化生產之後,也開始有人選擇回到家中,由助產士接生,實際體驗所謂的人性化生產。

  在家生產已逐漸變成世界潮流了嗎?在醫療進步的台灣,準媽媽們幾乎都選擇上醫院生產,而在家生產者每年可能不會超過10位,不過,在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副教授郭素珍、台灣母乳協會、心.生命工作室昨天舉辦的人性生產座談會時指出,包括美國、澳洲等國家,有愈來愈多產婦反對到醫院反而選擇自行在家生產,且在英國、荷蘭等國家助產士接生則是主流,荷蘭甚至有三分之一的新生命經由助產士的手來到人世的。

  昨天心.生命工作室成員洪文玲也在會中播放了美國生產中心的生產紀錄片,分享美國產婦在家人陪伴下,以坐姿或跪姿在先生懷抱下生小孩的人性化生產過程。一名蕭太太表示,自己就是曾經看過朋友拍攝的居家生產紀錄片,對於「全家參與生產」的情境心生嚮往,所以在生第二胎時,便嘗試了居家生產,當時她從清晨6點熬到下午3點,最後在先生抱著、半臥躺姿勢下,在自家客廳由助產士順利接生。

  蕭太太說,自己的第一胎在醫院生產,經歷過靜脈注射、剃毛等制式程序,深覺這樣的作法未顧及產婦感受,讓難以放鬆的她生得很不順利,甚至還差點被迫剖腹,雖然蕭先生原本反對妻子在家生產,但在實際參與生產過程後,他的態度也完全轉變;生完小孩後,全家人不僅不像以前在醫院生產時,還得擔心如何安置寶寶等問題,可以一起安心地吃晚飯,更難得的是,在一旁牽著蕭太太的手迎接新生命的大女兒,還藉此上了一堂健康教育課程呢!

  「在家生產」是否安全呢?蕭太太坦言:「產婦必須體認,在家生產就要自負風險。」她表示,國外推廣人性化的居家生產,除了助產士,還有醫療人員組成的團隊,可以在發生突發狀況時,立即提供急救;然而目前國內助產士行業沒落,加上與醫療院所缺乏連結,產婦選擇由助產士接生,雖然自主性較高,但遇到突發狀況時,風險性相對升高。

  台北榮總產科醫師莊其穆指出,每100名產婦有三分之一屬於高危險產婦,必須由產科醫師決定生產過程的醫療處置,其他七成產婦屬於低危險產婦,若產婦的知識水準足夠,其實可自行決定是否要剃毛、灌腸。郭素珍則說,事實上,低風險孕婦在生產時,若選擇在家由助產士協助下生產,助產士比大多數產科醫師有更多時間,可提供產婦諮商與詢問各種生產方式的選擇。

  生育率下降,在孩子「一個都不可以少」的情形下,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任徐振傑說,醫院從安全性考量,會給產婦許多建議與措施,就連生產姿勢,只要產婦提出最利於自己使力的方式,醫師多半也從善如流,像他就曾遇過產婦要以趴著或是站著使力,才順利產下寶寶,他指出,由於國內產科醫師漸漸不足,在國內成立以助產士為主的生產中心,或加強訓練資深護理人員成為助產士,都是可行方向。

  至於「人性化生產」的議題,日前醫界也針對過去對產婦照例實施的剃毛、灌腸、剪會陰等措施展開討論與檢討,徐振傑說,他認為安全性不應該等於去人性化,多一些告知與互動,或許是避免醫護人員與產婦產生誤會的方式。另莊其穆也認為,台灣醫院的產房確實還有進步空間,產科醫師應與護理人員、助產士合作,共同打造更人性化的生產過程與生產空間。

心得:還是在醫院會較安全喔
bbs://ptt.twbbs.org


[ 此文章被jenhaoliu在2005-05-14 22:11重新編輯 ]





What sunshine is to flowers, smiles are to humanity.
微笑之於人類,猶如陽光之於花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5-14 15:0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797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