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正義
討海人
|
分享:
x0
|
[健康] 選擇良藥治好病
許多人以為中藥成藥副作用低,常吃可「有病治病、無病健身」。事實上,藥無好壞,重要的是必須經過醫師診斷,適不適合您?
愛吃藥並不是東方民族(尤其是日本、台灣、中國大陸等)獨有嗜好,歐美國家,他們每年消耗掉的維他命、健康食品數量之大,著實驚人。
台灣地區中西藥局林立,民眾未經醫師指導,便可隨手購得各種中西「特效藥」。
以下就中藥成藥種類一一分析。
1.感冒藥
市面上較常見的有中藥感冒液、小青龍湯、杏蘇散、救肺散、川貝枇杷膏、大陸的蛇膽川貝液等,組成各不相同,加上病人體質與病情各異,即使是中醫師,也無法建議流鼻水時該吃那一種?咳嗽不止時又該服用那一種?
建議若感冒服用中藥成藥超過一周以上,仍未好轉時,最好趕快就醫。感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延誤而出現併發症,如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或是一些外表看似感冒,但身體內部卻隱藏著重病未被及早發現,而耽誤就醫。
2.養肝藥
常見如甘露消毒丹、小柴胡湯、逍遙散、杞菊地黃丸等各類養肝丸。很多人只要感覺容易疲倦,便直覺以為肝臟不好。
事實上,產生疲倦的原因很多,罹患肝炎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並非所有肝炎病人都會覺得容易疲倦,貧血、血壓過低、睡眠不足以及工作勞累過度等,也都會造成疲倦。若發現自己容易疲勞,首先應該找出原因,再決定要不要服藥。
3.退火消炎藥
比較常用的如黃連解毒湯、龍膽瀉肝湯等,類似西藥抗生素、消炎藥,有殺菌、消炎消腫止痛的效果,也可以治療青春痘、咽喉發炎、鼻竇炎、中耳炎等,不過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比較傷胃,而且味道很苦,除非在中醫師處方下服用,否則最好用量不要太大,服藥時間也不宜過久,以免橫生副作用傷身。
4.健腦提神或補氣藥
每年七、八月考季來{,一些具有補腦提神、可以增強記憶力的保健藥物便開始熱賣,常見藥物如天王補心丹、補中益氣湯、人參等。
根據藥理研究報告,上述藥品在改善健忘、老人失智症上有療效,不過原則上補氣藥,還是以早上空腹服用為佳,要儘量避免在夜晚服用太多,造成不易入睡。
5.調經養血藥
常見婦女喜愛於月經結束後吃兩帖四物湯來補血調經。基本上,這種方法頗符合養生之道,但體質屬於火氣比較大的女性,服用四物湯的劑量應予酌減,或是煎煮時多加些水,將濃度調稀些。
此外,也可在燉四物湯時加些白菜(大小白菜均可),以減少服用後口乾、喉嚨痛的副作用。
6.胃腸藥
突然上吐、下瀉、可以用保濟丸、正露丸。若是屬於虛證的慢性胃炎,可以選用香砂六君子湯,屬於虛證的慢性腹瀉,可選用參苓白朮散;若屬於虛寒證,可以選用理中湯來調整腸胃功能。若服用數周仍未見效,應找醫師查明原因。
至於長期便秘,可以選用潤腸丸改善大腸蠕動及大便質地,以令排便通暢,其實只要多吃蔬菜水果,解除緊張情緒,大部分便秘都能獲得改善。若效果不彰,不妨試著早晨起床空腹時一口氣喝下五百西西的溫開水,效果很好。
7.口服傷藥
傷藥類的成藥種類繁多,多採用行氣活血的藥物為主方,如運功散、武功散等,主要用於四肢、胸部的撞傷、挫傷等。
服用這些藥物可以加速瘀血吸收、加快組織修復,不過若有嚴重撞擊,仍應視情形做進一步治療。此外,除非有特別的適應症,否則傷藥不應該長期大量服用,以免反而耗氣傷血。
8.抗腫瘤藥
大陸的藥房售有許多種抗癌的中成藥,但大部分屬於高蛋白的營養液製劑,藉以補充營養、增加體力。筆者認為要增強免疫力來抗癌,不如找正規的中醫師開立處方用藥來調補,更能正確掌握劑量與藥物種類。
9.筋骨痠痛藥
大多是從中醫「腎主骨」理論發展而出的補藥丸,如六味地黃丸、大八味丸等,年長者服用可以強化筋骨、減少腰痠背痛的發作;這些藥丸大多屬於補腎藥,並不是止痛藥,療效緩慢,通常服用數周才能見到療效。
少數不肖業者為了迎合消費者追求速效的心理,竟然添加類固醇或止痛劑,購買這些藥丸時,一定要睜大眼睛提高警覺。
總之,吃中藥一定要請教中醫師,別聽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的鼓吹,便「以身試藥」,拿自己的身體當試驗品。
(作者兼具中西醫資格,亦為台中市仁美中醫院長)
轉自【2005/02/07 聯合報 】 【陳維苓/中國醫藥大學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