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尚未
登入
注册
忘记密码
搜寻
赞助
赞助本站
数位公仔
纪念T恤
纪念马克杯
广告
刊登广告
广告价格
线上申请刊登
用雅币刊登
免费刊登
目前客户
简讯
简讯说明
购买金币
发送简讯
预约简讯
发送记录
好友通讯
罐头简讯
论命
数位论命馆
免费排盘工具
葫芦墩 优生造命
葫芦墩 八字命书
影音论命(葫芦墩)
影音占卜(葫芦墩)
购买金币
星座分析
孔明神数
周公解梦
星侨线上论命
娱乐
影 像 行 脚
数 位 造 型
数 位 画 廊
心 情 日 记
公 益 彩 券
送生日蛋糕
俄罗斯方块
四 川 省
猜 数 字
比 大 小
泡 泡 龙
许 愿 池
万 年 历
经 期 计 算
体 重 测 量
音 乐 点 播
卫 星 地 图
时间戳字幕
男女聊天室
求助
论坛守则
会员等级
会员权限
语法教学
常见问题
最新活动
打工赚雅币
首页
新版首页(全页)
传统首页(全页)
新版首页(选单)
传统首页(选单)
MyChat 数位男女
命理风水
15
星侨五术软体
4
葫芦墩命理网
5
命理问答
9
四柱八字
1
紫微斗数
1
姓名学
手面相
易经占卜
1
风水研讨
1
择日&三式
1
西洋占星
无视论塔罗牌
10
修行&武术
1
中医研讨
五术哈啦
1
电脑资讯
13
硬体讨论
5
超频 & 开箱
3
数位生活
2
PDA 讨论
手机讨论区
软体推荐
2
软体讨论
6
Apple 讨论
1
Unix-like
网路&防毒
2
程式设计
网站架设
4
电脑教学资源
生活休闲
14
休闲哈啦
7
感情世界
2
上班一族
5
国考&法律
7
生活医学
4
运动体育
1
单车讨论
1
钓鱼讨论
6
旅游讨论
4
天文观星
3
摄影分享
8
图片分享
4
数位影视
2
笑话集锦
3
兴趣嗜好
13
文学散文
7
绘图艺术
1
布袋戏
3
动漫画讨论
3
美食天地
6
理财专区
心理测验
1
汽、机车
3
宠物园地
模型&手工艺
4
花卉园艺
魔术方块
独轮车专区
电玩游戏
13
游戏欢乐包
4
CS讨论
8
Steam
3
MineCraft
2
东方Project
英雄联盟LOL
1
单机游戏
2
WebGame
3
线上游戏1
6
线上游戏2
5
电视游乐器
1
掌上型游戏
2
模拟器游戏
1
工商服务
6
虚拟城市
7
好康分享
新品贩售
二手拍卖
1
租屋&找屋
工商建议区
1
站务专区
10
最新活动
活动成果
数位造型
心情日记
个人图库
新人报到练习
论坛问题建议
1
荣会及电子报讨论
-最近版区-
-最近浏览-
»
电脑资讯
硬体讨论
超频 & 开箱
数位生活
PDA 讨论
手机讨论区
软体推荐
软体讨论
Apple 讨论
Unix-like
网路&防毒
程式设计
网站架设
电脑教学资源
»
硬体讨论
硬体哈拉区
硬体求助区
WCG 团队
驱动及韧体
旧文章保存区
»
硬体哈拉区
»
「零死角的光影魔术盒!」 Thermaltake 曜越 View 290 TG ARGB 机壳开箱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1
个阅读者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甫1
级别:
小人物
x0
x3
分享:
x
0
[哈啦][机壳&电源] 「零死角的光影魔术盒!」 Thermaltake 曜越 View 290 TG ARGB 机壳开箱
【前言】
在电脑机壳的世界里,透明与灯效往往是最直接的视觉语言,曜越在先前就曾推出过光透 View 270 TG ARGB 的海景房机壳,不过可惜还不支援背插式主机板!
而这次又再次推出进化版:光透 View 290 TG ARGB,除了增加了背插式主机板的安装之外,主打的就是一种零死角的观赏体验!无论是侧透玻璃、风扇灯光效果,还是内部空间的规划,都像是替玩家准备了一座光影魔术盒,将装机的乐趣与展示效果合而为一
想要一咖够炫、够能打的机壳?曜越 View 290 TG ARGB 就像一个零死角的光影魔术盒,把侧透玻璃、ARGB 灯效、通风散热一次塞满,只要点亮电脑开机,整咖机壳就是你的表演舞台!
▲在外箱上有标注颜色版本,目前应该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不过如果大家评价不错的话,相信曜越家的颜色会再推陈出新~
▲在侧边有列出详细的尺寸与相关零件的相容性,在预装的风扇部分有特别标示出风扇转速,这点相当不错~
▲纸箱内部包材采用保丽龙做为缓冲,说明书就放在机壳外的塑胶套里面,不用在不知道怎么拆的情况下才能拿到里面的说明书,这点很棒
▲这次开箱的版本是 Snow 雪白款,属于传统上下分舱结构的中塔 ATX 海景房
▲相比起 View 270 的款式中采用的两片平面玻璃,这次 View 290 在前面版的玻璃上改用了一片弧形的曲面玻璃设计,在视觉上更加圆融~
▲在玻璃的部分采用球型卡扣做固定,靠后的左侧还有多一条泡棉进行防护,内外层均贴有防护膜,侧面这块平面玻璃的厚度为 3mm
▲在前面版的玻璃也是采用球型卡扣固定,内外层均贴有防护膜,而这块曲面玻璃的厚度为 4mm
▲不过我稍微看了一下,前面板这块的模组稍微有一点点色差,而下面也有凹槽作为施力点,就顺势拆了下来,或许这样的设计有机会在未来推出前面板是网孔的散热版本呢!
▲侧面预先安装了两个 12 公分的反向灯光风扇,转速为 1000 ± 200 RPM
▲后方可以安装 12 或 14 公分,不过预装的是 12 公分风扇,转速也是 1000 ± 200 RPM
▲在分舱平台上可以额外安装三个 12 公分风扇,并且在中间挖了一个开孔方便给显示卡走线,而且还不会干扰到风扇的安装,设计得很棒~
▲在侧边也做了一排开孔网版来协助分舱平台上的风扇能更有效率地进风~
▲支援 ATX 与 M-ATX 双背插的设计,主板右侧的风扇空间有点小可惜,给我的感觉像是原本只是想做 M-ATX 而已,不过后来又想再拉高做到 ATX 版型,而右边不知道是没计算好还是 I/O 的位置卡到,所以没办法装到三个风扇,只能装两个风扇导致上下会多出一段留空,看起来有点抽象
▲顶部做了一块凹槽来放置滤网,上方可以安装主流的 360 水冷,在空间上不太会跟主板 VRM 散热片干涉到,厚度容纳比较有限的是 280 水冷,建议总厚度小于 6 公分
▲在 I/O 的部分,有一个大大的开机键,会亮蓝灯,旁边有小小的重开机键,会闪红灯,两个独立的音频孔,两个 USB 3.0 跟 Type-C,相当主流的配置
▲右侧钢板只有对应主板旁边的风扇位做了开孔,在长度部分也是只对应两个 12 公分风扇可以调整的位置,钢板的打开方式跟玻璃一样都是采用球型卡扣进行固定
▲在侧边钢板的风扇开孔内侧有额外多附一层磁吸滤网,日后维护清理算是相当方便~
▲整体线材与其他小零件,在白化细节程度上相当不错,与机壳相关的螺丝附件用夹链袋装着绑在线材上~
▲在 F_PANEL 上采用一体式的接口设计,USB 3.0 跟 Type-C 都是采用扁线处理,在整线上会柔软一些
▲在预装的风扇接口部分,5V 3-Pin ARGB 采用一分二的菊花链分接接口,转速则是 3-Pin DC 控制模式
▲风扇只有在灯光的线材部分采用分接线,每个风扇的 3-Pin DC 只有单一接口,所以在出厂预装的时候就已经预先连接好一条一分四的分接线
▲在中间的主要理线沟槽中有规划了三组理线桥,特别适合留给喜欢用魔鬼毡的人来操作,其他理线桥的部分多半都是单一没有配对,比较适合用束带
▲不过即便你不太会整理线材也无妨,因为支援背插式机壳的关系,在理线深度上会特别多,至少有三公分的空间,就算是球型卡扣的固定方式,在实际上完全不使用魔鬼毡或束带都可以轻松盖上侧板!
▲电源的空间在预设的状态下,有大约 25 公分左右的空间,极限要装到 22 公分的电源本体也没问题,虽然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你需要将硬碟架往右移动一些,也有大约 23 公分的空间,整体来说相当充裕~
▲硬碟架内侧是一个免螺丝的硬碟安装抽拉支架,而硬碟架本体上方还能再装一个,看是要装 HDD 还是 SSD 都可择一使用
▲机壳底部是一大块的磁吸式滤网,需要将机壳放倒后才比较便于拆装,在日后清洁的部分稍嫌不便,如果能改成从前面就能抽取式的滤网会好很多!
▲硬碟架的部分,底部还有两个固定螺丝!
▲后面的部分在上方处有两个凹口,方便施力打开侧板,主机板安装位有内缩设计,后方风扇比较不会挡住主板 IO 遮罩上的造型
▲在扩充槽的部分,PCIe 档板给了七个都是重复式的,每个槽位之间有横杆,没办法直接安装显示卡直立架
▲不过免担心,整个 PCIe 做了模组化设计,可以拆下来直接翻转九十度,就可以实现直立显卡的安装方式~
▲下方的电源供应器螺丝孔位支援正反向的安装方式,在后方的左边设有三个理线桥,可以将主机板后方 IO 的线材收纳整齐~
▲在装机之前,先来整理一下附件里的内容,说明书里面有螺丝种类可以进行对照
▲强迫症的我还是要拿阿嬷药盒来进行螺丝分类,除了蜂鸣器以外,其他小零件跟螺丝都与机壳一起进行了白化处理,细节相当到位,让整体看起来一致性更好~
依照国际惯例,简单列出本次测试平台与设定参数:
测试环境:室温 27 度,湿度 50% 左右
开箱主角:曜越 View 290 TG ARGB 白色
散热器:VK 瓦尔基里 DL125 白色
处理器:AMD Ryzen 7 7700
主机板:Gigabyte B650E AORUS STEALTH ICE
散热膏:Arctic MX-4
记忆体:GALAXY HOF Pro DDR5-7000 C32 16G x2
显示卡:Msi RTX 4070 Ti GAMING X TRIO WHITE 12G
电源供应器:MONTECH TITAN PLA 1200W
▲组装的过程很轻松,转眼间就完成了!
▲绝对不是我偷懒,而是我想尝试看看,在没有依靠束带以及魔鬼毡等工具的情况下,不整理线材真的盖不上侧板吗?其实不会!虽然稍微有点鼓,但仍然能够盖上,侧板不会因此弹出来,如果我这样都可以,那么你们稍微整理一下肯定也行~
▲为了可以完整展示记忆体的灯光效果,所以我在塔散的右侧风扇选择拆除不装!
▲显示卡的供电走线孔设计的位置很巧妙,比从上面或底下深处走出来更好看一点,加上拥有 180mm 的塔散支援高度,在玻璃侧板盖上时不用担心会去挤压到~
▲在关机状态下,环境噪音约为 37.4 分贝
▲由于预装的风扇在满速状态下为 1000 RPM,所以我也将塔散上的风扇调整至 1000 RPM 左右,此时的噪音表现仅不到 40 分贝,相当安静~
▲进行 3D Mark Steel Nomad 的时候,电源供应器跟显示卡风扇开始转动,过程中的噪音表现是 47.5 分贝
▲测试结束后,显卡平均温度为 72 度,显卡转速约 70%,CPU 温度不到 70 度,相当正常
▲老规矩,依照惯例,每次机壳的开箱,诗人都会再次整理出更加详细的相关规格给大家参考,记得点赞收藏一下,回去慢慢看,希望对大家都能有所「收货」!
「总结」
目前原厂没卖,只有原价屋独卖!原订价是 $2,690,现在特价只要 $2,390,价格亲民好入手,整体来说算是少数这种外型还支援背插的壳,曲面玻璃让它在外型上加分很多,类似性质的目前有看到乔思伯的 D400,不过在价格上就贵了不少!
出厂预先在侧面安装了两个反叶风扇进气以及一个后方正向风扇排气,均采用 3-Pin DC 转速控制模式,最大转速为 1000±200 RPM,噪音表现相当安静,即便不额外加装风扇的情况下,散热表现仍然不错,对于追求极致散热的用户来说,在分舱平台上还能够额外加装三个风扇,整机最多能够支援到九个 12 公分风扇,散热效果不用担心~
不过在主板右侧的风扇位有点可惜,只差了一点点,大概在多个两公分就可以装到三个 12 公分风扇了,整体视觉看起来也会比较一致,目前的留空如果能够有个遮罩挡住会比较好!
整体的身形偏向于瘦高类型,海景房型机壳应该是要适合摆放在桌面上使用与欣赏的主机,不过 I/O 设置在顶部,在日常使用上稍嫌不便,如果家中有养猫的话,大大的开机按键可能会有致命的意外发生~
由于支援背插式主机板,在背面的里线深度给的算是相当充裕,即便不特别整理线材也能盖上侧板,附件盒里面也给了不少束带与可自由裁剪的魔鬼毡,搭配上位置合适的理线桥,整体安装体验相当不错!
以上就是我对
【「零死角的光影魔术盒!」
Thermaltake 曜越 View 290 TG ARGB】的开箱心得
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报告完毕,感谢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们下次见,掰掰~
x
0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
2025-08-29 08:09 |
MyChat 数位男女
»
硬体哈拉区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65115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