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實施觀心法門後,雜念妄想不多,能保持空念和無念的狀態。古德有雲:‘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到起不起時是煩惱魔。’有念與無念似乎相違背,請問究竟如何才好?又何謂天魔、陰魔、煩惱魔?
答:‘魔’的名稱、含義,《楞嚴經》講得很清楚。《楞嚴經》上說,無論什麽境界現前,決不可執著,這樣就好;而且《金剛經》也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妄想、執著實在不容易,淨土宗教我們執持名號,專執著阿彌陀佛的名號,其他的都不要執著,這是一個好辦法。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其他的執著換掉,這個容易,所以念佛法門叫‘易行道’。佛教我們要執持,一直到臨命終,還執著阿彌陀佛來接引,到了極樂世界再離一切執著。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取得西方淨土,這是穩當、可靠而且快速,往生極樂世界成功的果位是想像不到的,超越了其他法門的成就。正因爲如此,十方世界諸佛如來都贊歎阿彌陀佛。
問:通常將起貪瞋之時,反觀此心,便能不起,可知觀心法門也頗殊勝。唯其遇到煩惱太強之時,雖然用心觀照,也無法消除,此時輔以念佛法門,將注意力移至佛號或許有用。如果觀心與念佛都無法消滅強烈的煩惱之時,則如何對治?
答: 貪瞋癡慢,這是煩惱習氣,它起來的時候,這個幅度不大,用觀心、用念佛都能夠降伏,也就是都能把它化解掉。如果這個煩惱太強烈,你觀照也沒有辦法息滅它,念佛也無濟於事,這時怎麽辦?說個實在的話,這時候就是證明你自己觀照的功夫不夠,念佛的功夫也不得力。這兩樣如果有一樣功夫得力,煩惱決定能夠降伏。所以要加深功夫,這個重要。不是功夫不得力,是我的功夫還不夠!一般講,在這個時候生慚愧心,忏除業障。用什麽方法忏除?還是用觀照、用念佛。這兩種方法任何一種都行,兩種合在一起用也行。世尊教我們念佛,《十六觀經》就是觀想跟念佛合起來用。這十六種觀法,“持名念佛”是第十六種。十六種方法你會用一種就行,兩種、三種合起來用也行。你要是說“十六種我統統合起來用”,那你要有很大的本事才行,一般人決定做不到。兩、三種合起來用還可能,太多了恐怕自己佛也念不好,觀也觀不成,那就錯了。無論是理論還是方法,都講求“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功夫才能得力,這一點非常重要。(憶棲法師)
問:《般若正觀法門》中講觀的問題,要求從心窩處起觀,不取舍之,而避免某些學人因過於集中頭部引發高血壓之類病症。對嗎?
答:觀心是觀心念起處,不隨之流浪。即念起即覺,一覺即空。既不著在心窩、頭部,也不著在丹田或腳下。持咒也只是‘心念耳聞’,不著處所,松緊須隨時調整,不可過緊或過松。(元音老人《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問:魔之擾我與我自擾是一樣的。對不對?(賴銀波)
答:魔分內外,其感招者,皆是自心。既是自心所感,謂是自擾,千對萬對。(李炳南《佛學問答類編》)